品茗一清茶,涩咂的清甜,苦尽甘来,悠得天降甘露,莞尔一笑间,香芷叶上。
啜苦咽甘,茶也忧伤,犹如人的一生。静默着看杯中的清茶,漂浮着的貌似是轻浮,卷曲着的貌似是老陈,沉淀着的貌似是阅历。尘凡俗世,喜极哀乐地造化,在于此不分天地。
三冲过后的茶,清一色的盈绿变为墨色锈迹般的绿,热水直泻下去,在水中翻滚直到最后沉落杯底。
这是一道简单的沏茶工序,只需呷一小口,你就能领略这种变化。
人世故情,不也如此。从最初的懵懂到成熟,从未曾涉世到涉世已深,这过程的变化宛如轻浮着的茶叶到落入杯底的过程,最后消陨的是茶色本身。
若将生命的触角延续,棱角触礁后的留痕,嬗变成美丽,漂白了四壁的天窗。这些都不能让我们追叙起半点关于人生浮世需清净的悟理吗?茶道,教会了我这些看似不惊,实则波澜壮阔的景态。
乡下院子,屋内,窗棂前,阳光布满了整个房间,坐下细品着茶,一举一足,恍然置身世外,与世隔绝。
记得那次,一位悟佛道的老师与我席座而谈,侃侃交流,似君子萍水之交,情却重如汤水般按捺交集。
他说,“做人做事,都只交靠谱的人和事,不靠谱的人和事靠边去”。
这句话,我想了很久,我能对出我的话,“做人做事,不靠谱的人和事都来,靠谱的人和事对半来”。
茶水,取茶的精髓。若是花的珍贵,岂有叶的陪衬?
盛名的花,让人倾城倾人,亘古至今,彼有皆是。然而叶是花的陪衬,一世托付,直至花岁凋零,落为尘埃。
可茶,却是叶的高托,花的贱贵。没有了叶,花又岂是何物?卑芥如蝼蚁的叶,此时却倍感珍贵,让人潸泪让人腕割的花,此时却成为贱贵,成为叶的相守。
何时有过这下的放纵,使得叶得高位,花成为叶的厮守。
一个人静下来细细品尝茶的色味,那近乎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氤氲的茶气摸索出来的韵味,看着让人舒服。
茶的底蕴在于漫长的浸泡过程,类比人的一生。没有骨子里的沉淀,哪来身上散发出的芳香?
古典风格修葺起来的建筑,缺少了人的温度,也是座枯死的坟场。茶,没有心思却在品茶的人,自然也就是那坟场里的工人。
心思不在茶上,喝茶仅仅是为了披上高贵的袈裟,那么浪费的不是茶,而是自己。茶可闻香百里,独分一羹,去之浪费又何不可?
品茶,能悟出道也,真的是心静下来了。
一开始叶上的苦味,其实是内在的质地,所以在一开始就分出了人的两种性格:执着坚守与随众大流。一开始吃上了苦味,有人会厌烦这等苦,因为甜还没来,苦就先来?有些人吃得上苦味,就默默含着,等待着甜味到来的时候。于是,茶的潜质就这么体现了,在喝的开始,就磨出了人的品质。浸泡过程,更是耐出了人的心,最终真正喝下的时候,有点感动这甜味提前到来。
品茗的是茶,思索的却是古往,人生。
这等好茶,岂是让人分心不得?也罢,笑看了这茶的味道,读不懂的更多了。
品茶品的是独韵,而不是品人生的法则,人生之道犹如茶水,清净的水下是混淆的物质,只有茶原葆当初的位置,不随水流而波动,只有沉淀下,才能稳固自己的味道。
估计是神农那位让人百感尊敬的人,才使这茶也有自己的味道吧。常百草,品苦涩甜酸辣,不知命运的孤冢何时降落,只让人间得以珍藏这份用生命换来的健在,这会是多少动容都换不来的真实!这又让我想到了奉献,无私的奉献给了茶韵独特的品质与内涵,也许是神农赋予它的,也许这茶真是天底下所赐予的神物。
茶的故事以沉底于我心中,抱着喝茶时所悟到的道理,我继续扬鞭上路寻找能沉淀自己的物质。
总为自己动容,觉得自己有先人那般固执与执着,品的苦,发泄情趣,自我琢磨邃意,与人洽谈总喜欢将自己的狂傲摆出,自负的心理与卑微的内在融洽了我对茶道的独特品读。
一杯茶,放于书桌上,茶的香味又起,品茶的人却走了,可茶香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