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不,是长期以来“人工智能”都是我们讨论话题的重点。我们一直都在关心着这个人类智慧的外延的发展。
前几天郭敬明导演在《演员请就位》中导演的短片《AI》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涟漪。
这部短片在网络上有诸多争议,关于“滥用煽情”、“廉价的笔触”、“广泛的共鸣”、“爱做梦的少女”......
孤单女孩儿傅小小父母离异,缺少玩伴,多想有个朋友。直到插班生苏星辰的到来,改变了她一个人的世界。
他们一起上学放学,就当她沉溺于这份快乐之中时,一场“校园暴力”事件让她发现了,一直陪伴她的苏星辰其实是父亲送她的一直陪伴她的生日礼物——一个机器人。
换作是谁都很难接受这个事实,但是没办法,她太需要一个朋友,不得不接受了他。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小会老去,但苏星辰不会,苏星辰努力去学会“爱”,以为学会了他和小小之间就不会有障碍。但不是这样,人工智能终究是人工智能,差异永远在,他们就永远不能在一起。
在深夜看完这部短片后,我也没渡过郭导设下的“劫”,故事真的很感人(值得一哭)它也带给我很多思考,其中一个情节我记得很深,苏星辰想学会如何像真人一样的爱,他学习电视上的爱情片很认真的做记录。可惜他只能学会技巧,却学不了情感。
他,有自己的思想,他想去爱,可惜的是他的程序员没在的芯片里写下“爱的代码。”
电影《人工智能》同样是高仿真人类的机器人想学会“爱”。
研发人员在David(小机器人)的芯片里写下
你要去爱Monica,你的妈妈。
就这样在David的世界里,Monica是他唯一的爱。但当他发现Monica更偏爱她的亲生儿子时,他也多想得到妈妈的全部的爱,所以他历经千险也要去找到“蓝仙女”把他变成真的人。
“你要我绝对爱你,我却不是你的唯一”
多么残忍的要求,没办法,我们总是更偏爱“同类”一些。
我们现在研究的人工智能越来越追求高仿真度和智慧程度,但人们对AI的接受程度也取决于它的拟人度。
当AI越像人,人们就越容易亲近它们,然而,当机器人太像人的时候,我们又会产生厌恶感以至于恐惧,这就是恐怖谷效应。
我们一直追求的,在得到后反而会成为我们的恐惧。
我们会一直在他们“之上”么?
这些年来对于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影片书籍也好,观点学说也罢层出不穷,众说纷纭。
就在12月21日,李世石退役了,他与人工智能“韩豆”的比赛(他的退役赛)取得了一胜二负的成绩,在许多人看来,胜一场就已经是很好的成绩了。
这件事上我们看到了大众对于AI智能的认可,接受了“他”的确比我们强的事实。
目前看来人类对AI是可以承认与认可的,人与人工智能互相成就但又不断博弈。
我们利用机器来方便自我,“解放双手”造福社会。
数字机床解放大量工人,医用型机器人精确手术……日本一家公司早在2016年就开始预售一款二次元的AI萌妹子,Gatebox专为宅男定制的一款家用智能化全息机器人,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离AI进入家庭的时代又进了一步。
前两天看到一个话题——AI如何达到人的水平,让他自己进化吧!可见我们对于AI的发展进步充满了向往与期待。
我们如何与AI共处?如何看待AI?
就我而言,我想我们不必太过敏感,有自己的思维可怕么?没有,我们真正怕的是,他不再听从我们的指令,我们不再是他的独一无二,我们不再拥有绝对的领导权,失去了这些,我们还对他有什么呢?这才是我们真的恐惧。
人类的利己主义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那机器人呢?他们会不会有“利己主义”不满于人类的控制而反抗?
当然这都是我们的想象,其实我们也并不清楚在遥远的未来智能社会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反面案例不是没有,比如现在一则被广泛转发和热议的微博“亚马逊智能音箱劝主人自杀”。
人们纷纷猜测
这是否是人工智能意识的觉醒?
这个弱人工智能不小心透露出了人工智能的大阴谋!
当它的主人Danni问它自己的心脏状况时,音箱回答的是“心跳是件坏事,人活着会给地球造成负担”并且建议她“将刀插向心脏”。
看完以后我也顿时一惊,劝人自杀,what?这是什么操作?
而后它的智能公司出面说明它是“出了故障念了百科”。
很吓人,但幸好,那不是它“自主的思维”。
我们一直在担心AI的自主思维,我们本能的划清与AI的界限——我们是有血有肉的真人,而你,不是。恰恰也就是这样的清晰的划定让我们对于它们本能保有距离。
我们儒教学说讲究“人性本善”“皆有恻隐之心”,AI作为人类智慧的外化甚至是人类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它不会在诞生之际就是“邪恶的化身”。
上文也说到了AI的发展解放了大量劳动力。
但我们无法保证AI的应用是否会推动整个社会和每个个体的进步。
我们是在利用他们去成就我们,路是我们一步步走又出来的,既然选择了那就不必回头,去做好准备迎接挑战与惊喜。一些不太需要技术的工作将被替代,问题随之而来剩余的劳动力如何生存?
也许这会逼着他们去学习新的技术让自己不被“替代”,也许他们会无所事事成为社会的毒瘤。
社会的进步也要每个人的进步来推动,AI的应用会推动生产力的进步。
中国古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会不会发生在AI身上?你怎么看?未来会给我们答案,至于我,我会站在积极的立场上,我们一起去让AI变成“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