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去的傩送
高一3 吴天宇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边城》
傩送不会回来了。
其实一切都好像有源可寻,一切又好像命中注定。我更愿意去接受这种美丽而凄婉的悲剧色彩。
夜里,老船夫和翠翠坐在星空下,老船夫痴痴地望着天南角上一颗星子,想:“七月八月天上方有流星,人也会在七月八月死去吧?”他想起二老,又想起一大堆事情,心里乱的很。
而在老船夫死去,众人为其料理后事的夜晚,“呀……”一颗大流星使翠翠轻轻地喊了一声。接着南方又是一颗流星划空而下。对溪有猫头鹰叫。
我想,一颗是爷爷,一颗是傩送吧。流星的坠落,也许走的是人,又或许是心。在猫头鹰凄婉的哀啼中,又似乎回响着山那头竹雀的歌声,那梦中的美妙歌声又浮现耳边。
悲剧的诞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老船夫因为自己女儿的爱情悲剧而始终沉不住气,在对待翠翠与天保傩送感情上稍失理性,为结果埋下伏笔。
他可能太爱翠翠,太爱他亲爱的女儿了。朦胧的月光,朦胧的白雾使人沉醉,当老船夫一听见有人走马路,清晨一大早就借故到城里去送药,探探情形。在河街见到了大老,就一把抓住了那小伙子又调侃又撮合。越是在淳朴的乡村,越是在单纯的人情世故中,老船夫的急切似乎一把打破了这种暧昧朦胧恍惚的氛围,又一把击碎了大老的想象与内心防线。
谁料老船夫又耐不住性子进了城,却意外的发现大老淹死了。在那质朴的小山村,算在山村里家世显赫的船总顺顺家出了大事,更加会在封建迷信上有所关联,事自然就吹了。书中写道“船总性情虽异常豪爽,但也不愿意间接把第一个儿子弄死的女孩子,又来做第二个儿子的媳妇,虽然按照当地习俗,这些事可以不管……但这种爱怨纠缠的婚姻,令船总想起家庭的近事,心中却有个疙瘩。”那更何况二老呢?
翠翠母亲那般不被世人所认可的爱情观,放在这个小山村中更显得弥足珍贵,在这种环境下,翠翠与二老的朦胧情愫也如同泡沫般易破而珍贵,一粒碎石子都有可能击破那美丽的泡沫,更何况生老病死。可若是放下杂念追从本心,去追寻那份自己的爱情,放在任何一段社会中,都会显得弥足珍贵。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刘兰芝与焦仲卿,蔡文姬的一生,有的爱怨纠缠,有的苦苦追寻却无得始终,可但凡是勇于追寻爱情的人,多是在良好教育与熏陶下,唤醒了自己内心真正的情愫,才真正做到了打破世俗。
可顺顺家、二老,虽也算富贵人家,但让人感觉并未接触到文化中自我意识的熏陶,家庭的牵绊,让他们突然具备这种意识也好像有点不合情理。
二老的离去,在沈从文笔下似乎也已暗示了这一点。
老船夫装的很从容地问:“二老呢?”
船总说:“二老坐船下桃源好些日子了。”
先不论是不是巧合吧,但桃源的出现一下引发了太多遐想。这“桃源”是二老思索人生的秘境,还是洗去回忆的仙境,还是无法逃离的困境,一下又让我们对于未来有了太多思考。可归根结底,“桃源”的存在,更是代表了一种虚无缥缈的迷幻与未知,或许也意味着二老走入那个没有终点的世界去重新开启他的人生吧。
我喜欢沈从文的结尾,是爱这种艺术的悲剧色彩。大家都爱山村里的淳朴自然,享受纯质自由的世界,都希望也潜意识地认为小说的结局必然是一种完满、令人欣慰的结局,认为主人公理应获得一个美满的未来。
但结尾的艺术意义正在于此,或许善良温顺的人确实不一定有幸福美满的结局,可能有些事情是命中注定。命运与现实的冲突影射的才是真实的社会,小人物的生活在未知的牵绊下更能触及人心感受到那份自然与纯真,那份纯洁美好的爱情,每个人在未知的命运下去热爱生活中的美好,才是真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