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像很流行“拖延症”这个词,它是指那些做事懒散,拖拉的人。这么说来,每个人都有拖延基因吧,不然,怎么会早上起床总是要赖一会儿才起?有些工作总是要到最后才去完成,学生们的假期作业,也总是要等到临近开学了,才会三五个约在一起赶完。
为什么会喜欢拖延呢?是因为它可以换来短暂的轻松?还是拖到最后,压力变大之后才有动力?
心理学家研究后认为:“从心理层面分析,人对工作能力的不自信是导致拖延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人通常容易产生逃避心理,认为自己能力不够,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于是越拖越久。
还有一些就是内心不够积极上进的人,也容易懒散、拖延。这种人常常觉得什么事都很难做,因此喜欢找各种理由推脱。
另一些人则是对自己能力过分自信的,他们坚信自己到期限时一定能完成任务,因此在做事时也通常不慌不忙、慢条斯理,结果到最后才发现,事情远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样简单。
要想克服拖延,就首先要找出自己拖延的真实原因,只有找到了真正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找对策来克服。其次,就是树立目标,把目标融入到自己的人生设计轨道中,把大计划分解成小计划逐一去完成。最后就是给自己规定一个专注的时间,它可以是30分钟,也可以是60分钟,或者可以先从15分钟开始,随着自己的专注力增加,逐渐增加限制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