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身如灰雁,仍心有鸿鹄
“我没有退路,我只能不停向前走。我很聪明,我知道我能成功。”—题记
萧伯纳曾经说过:“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今天要讲述的故事改编自美国演说家莉丝-默里的真实经历。传记《风雨哈佛路》讲述了平民窟女孩莉丝凭借过人的智慧和超凡的意志突破重重难关,最终踏入踏入美国最高学府哈佛的故事。
莉丝出生在一个穷困潦倒的家庭。被毒品吞没精神恍惚的母亲,无动于衷漠然的父亲,为了钱和母亲大打出手的姐姐。她的头发乱蓬蓬地纠缠在一起,像盘结的树根;由于长期不洗澡她的身上总带着一股难闻的恶臭,同学嘲笑她,因此她鲜少去上学。从收容所逃回爷爷家,和朋友整日无所事事,像一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只能靠捡垃圾才不至于饿死。可看似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莉丝的母亲因为艾滋病去世了。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一个不会说话的小盒子。莉丝说:“她像一阵风,来去不留痕。”终于她明白不该再陷在命运的泥潭中任由自己沉沦,她鼓起勇气敲起邻居阿姨伊瓦的门,说出了那句:“我不要当傻瓜,我要去上学。”在伊瓦的帮助下她用毅力和超凡的智慧打动了校长,获得了进入私立学校读书的机会。从此,她一边打工一边读书,即便经常累倒在往返的地铁上她也从未有过半分怨言。最终,她仅用两年就完成了高中四年的课程,最终以优异的成绩从上万人中脱颖而出,踏入了哈佛大学的校门。
毫无疑问莉丝是不幸的。噩梦般的原生家庭像铁打的牢笼,牢牢困住了她人生的前十六年。然而她又是幸运的。不仅是因为过人的智慧,更是因为她肯付出胜过常人千倍万倍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因为没有退路,所以她只能向前看。母亲,父亲,姐妹,朋友。每个她认识的人都只是愤怒,疲倦,挣扎着苟活下去。但她不一样。她从书里了解到外面还有一个崭新的世界,那是更好的世界。她想要生活在那里,她想和人们齐头并进,不想在他们之下。于是她尝试斩断所有喝过去的联系,拼命抽离,尽管那些阴暗的日子连骨带皮,即使这让她鲜血淋漓。她说,我不可能做不到,我别无选择。这种孤注一掷的勇气几乎让我潸然泪下。她的成功告诉我们,如果不能抛弃从前的一切,跳出自己的舒适区,破釜沉舟,就不可能成功。
余华说:“我身体里的火车从来不会错轨,所以允许大雪,风暴,泥石流,和荒谬。”我们的身躯或许卑微如草芥,但灵魂仍旧可以高大如山。尽管身入灰雁,仍然心有鸿鹄。在看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在经受命运的捶打后仍然目光如炬,这份英勇的坚毅,才是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