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外消费,总有店员会来推销办会员卡。当我们觉得挺优惠的时候,也会办一些,但都用完了吗?去了几次?
未结婚前,我曾冲动地在娘家附近买了一个充600送400的发廊会员卡,结婚后到现在还有几百块还未花完。因为太远不想去了。
我一朋友上年买了一个瑜伽卡,结果快年尾,在圈里不停说请我们去练瑜伽。一问才知道还有很多次没用,再不用就过期啦。
还有亲戚吃饭时被服务员推销了一张额外加300元的会员卡,说每次可以打7折,结果一年到头没去几次。
现在的商家都喜欢让消费者买会员卡,年卡,次卡,充值卡。这样他们可以预收现金,但买了卡的我们呢,过后可能发现这些优惠其实并没有用上。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买得优惠用得值呢?
抽离
通常你看到这些优惠的时候正是销售用迫切的目光注视着你的时候,徐徐诱导,现在出手,优惠到手。
有一次我产假期间在美容院被安利一个固腰套餐,一边被人按摩脸部,一边听对方说这个产品用了如何好,而我被按摩的很舒服就不好意思马上拒绝只能继续听。听到后面感觉也挺心动的。如果不是因为已经买了够多了,可能还是会下单。虽然到最后我还是拒绝了,但感觉辜负了对方一番好意似的。
小建议:
1留意周围环境
如果所在的环境很让人放松又注意力集中,那么我们会很容易在这个阶段接收外界的信息,俗称洗脑。因此去发廊,美容院,产品体验会这些会让你放松又有人不停跟你说的场所就要保留心眼。
2先离开现场,不要马上下单。
现场不管说得多吸引,先出门转转或者和朋友说说。等大脑脱离刚刚的环境冷静下来再说。说不定这时候你就觉得不会买了。
我们在买之前都会比划每周/月去多少次就能以单价多少使用。这样当然很优惠,但是还要看你是不是都有这些时间腾出来。
我朋友家里的小孩出生后在一个婴儿游泳馆买了一个5000块的年卡,如果每天都去,平均折算每天只要14块,非常划算。结果,前两天听她说起,因为大人没什么空,结果还有两个月到期了,才用了不到20次。比单次买还贵很多。
小建议:
1降低预期使用频率的一半再看是否划算。
就如上面说的婴儿游泳年卡,假设预计每周能去3次,把预期次数3除以2=每周估计去1~2次,折算后,每次72元左右,你还接受吗?如果是,那就买吧。超过这个次数都是你赚到的。
2选择单次给钱。
如果很少去,那么单次给钱虽然看上去单价高,但是全年平均费用比你买年卡来得优惠。
如果不确定能去多少次也建议先单次给钱体验一段时间再考虑买次卡年卡。
如果我们觉得还是有必要买年卡,比如买了健身年卡。一来健康真的很重要,我们想借助健身年卡来迫使自己规律锻炼身体。二来年卡的确很划算啊。那么买了之后如何才能发挥卡的最大价值呢?
小建议:
1合理计划:做计划时把健身时间先划分出来再放其他事情进去。比如周一三五下午19:00~20:00是必须去的,那么你提前一天收拾好衣服。而不是有空再考虑去不去。
2 奖惩制度:做一个记录表,有去画小红花,没去把小红花划掉,存够多少个小红花就奖励自己旅游或买之前不舍得买的东西。如果没去的次数超过多少次,则惩罚今年不去旅游等等你爱做的事。
当坚持了一段时间,就形成了固定的习惯,这样你的年卡就被你越用越便宜了。
优惠总是很多的,我们在花钱的路上有很多诱惑,这也是在历练我们好好花钱的能力,愿我们每天好好花钱,心情美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