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15天,2021年就要翻篇了。这一年,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最后这15天,你是希望它赶紧过去,以便开启新的一年呢?还是想抓住这最后的尾巴,认真地完成几件事情?
我是后者。不管2021年还剩多少天,我都会认真地过好每一天。
去年12月15日,李松蔚老师发了一篇文章《明明还有15天》。对当时度过了一个糟糕的2020的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安慰。今年2021年,每当不如意时,我都会翻出来看看,获得力量和能量。
分享2点最大的收获:
1.不轻易抹煞一段时间的分量
15天,说起来也挺长的,足足半个月的时间呢。只不过它是岁末的15天,放在一年的大尺度里,好像就显得微不足道。但对于有目标的人来说,15天也能完成不少事情。今年我慢慢学会了一种心态,把“明明还有15天”的“15天”,替换成任何一个「我觉得快要碌碌无为」的时间点——明明还有2天,明明还有1个月,明明还有1个小时。
以前每到周四,我都会有一种「这个星期快要结束了」的惶恐。感觉什么都还没做呢,一下子就周四了。可能是因为自动地把周末两天算作休息日,算作心安理得躺平的日子。但周四到周日加起来有四天,一个星期的一半时间都在这里了。其实就算撇去周末,周四周五也还有两天时间,大可不必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少玩点手机,时间紧一紧,也能做不少事情。
“哪怕还有1分钟,也有1分钟可以做的事。”
这种心态让我更珍惜时间,更专注于当下,专注于手上的事,脚下的路。而不是沉浸在对过去的懊悔,以及对未来的虚幻想象中。
2.什么时候想做什么事,什么时候就是良辰吉日
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人们更心安理得地用“等明年”这个借口,来让自己得过且过。
不论你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不一定非要选个良辰吉日,非要每一周、每个月的第一天,非要每年的第一天,非要等到某个时刻。现在就可以开始。仪式感是好事,但是不必要的仪式感会拖慢我们前进的脚步。
想做的事,现在就去做;
想见的人,现在就去见;
想说的话,现在就开口说。
“不一定非要等到明年才显得珍重。”
新年是一个很危险的时间点,它让我们充满想象,想象一种美好的生活,想象崭新的一年。
我不是说对未来充满想象不好,而是会更平和地看待,或者说持悲观态度。这么多年没完成的新年计划,让我明白,那些绚丽的想象如果没有行动的加持,只不过是一戳就破的泡沫。不要把对生活的想象都寄托在未来,今天总能做点什么,总有可以做的事,不妨现在就行动起来,替未来的自己减轻一点负担。
其实所有的时间节点都是人为添加的,本就没有什么年初和年尾。时间是延续的,不要让想象出来的时钟决定我们的生活,不要让文字的局限性困住我们的思考。
我不再轻易赋予某个时间以特别的意义。认真过好每一天,每一刻,就是我的生活信条。
12月、1月是很躁动的月份。一年的结束,一年的开始,各种以年、月为单位的事情都要做总结、列计划。加上夹杂着元旦、春节两个假期,以及对假期的期待和准备。这段时间被各种期待和遗憾包裹着,很容易让人心安理得地停下来。大概要等到元宵过后,二月初,才重振旗鼓,打开新的一年。
外界越是躁动,自己越要沉下心来,越要专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