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888从喀什到乌鲁木齐,13:06发车,车行23个小时11分钟。在这漫长时间里,满眼的风景几乎都是让人昏昏欲睡的戈壁。我再也不想吃方便面,上车前我买了一只巨大的馕,就着火腿肠和牛奶,有一搭没一搭地填着肚子。
我对面中铺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来自广州的独行驴子,她是一个摄影工作者。出发前,她从网上下了大量的攻略,她要用一个月的时间把南北疆走遍,一个好玩的景点也不落掉。为了不在路上浪费一分钟时间,她几乎每一程都坐飞机。她说:“来新疆一趟太不容易了,一次要把所有的景点都玩遍。因为飞来飞去,这一趟我至少得花三万块。”
在这一路上,我碰到无数行走的人,了解了太多让人惊讶的行走方式。我想象着一个背着一架单反相机、四个镜头的女人在新疆的天空飞来飞去的情景,她每次降落都火速奔向一个早就烂熟于心的景点,行走,拍照,再奔向下一个飞机场。虽然我不认可她这样的旅行方式,但我什么也没有说。
到达乌市是中午十二点半,晚点了十来分钟。走出车站,阳光灿烂。我没想到在火车站搭出租车那么难,这里不是排队等车,而是在半路上拦截冲进车站的车,那场面极其混乱。我站在呼啸的车中间,用了二十来分钟,也没有成功拦下一部。头顶的太阳越来越烤人,大背包越来越重。那一刻我几乎委屈得想哭。
听一个路人说,去棉麻宾馆应当坐8路公交车,一站就可到长江路,走过去很近。后来我才知道,棉麻宾馆在长江路的一端,而我在路的另一端就下车了。背着越来越重的包,走在长江路白花花的太阳下,费力地找着棉麻宾馆的那个中午,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第二天我才知道,那天乌市气温三十来度。
一家家宾馆走过,却都不是棉麻宾馆。长江路如此漫长,我快要绝望了。我不想走了,心想到了下一家宾馆,只要不是太贵,我就停下来。
来到五一路口,旁边是一家墙头涂成大红色的“星月宾馆”,这里有一百块一晚的单间。那个前台小姐看完我的身份证,说:“你从深圳来的?可你的普通话讲得这么好!”这一路上,经常听到别人赞美我的普通话讲得好,对于从小生活在北方的我来说,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恭维。
星月宾馆的219房间是我此行住的最迷你的房间,大概只有七八平米,血红色的窗帘让人心生恐怖,一张大床差不多就塞满了整个房间,其它地方仅能转身。唯一让我安慰的是,推开窗是满眼浓浓的绿,窗外是几幢家属楼环成的内院,很安静,绿绿的树枝伸到窗前,鸟咕咕地叫着。
听人说,五一路是一条著名的夜市街,但白天,那里非常乏味,到处都在修路,工人们把绿色和红色几何形状的地板砖铺在人行道上。行人们踮着脚尖,在沙堆和砖块间跳来跳去。
快下午两点了,虽然饿得要晕倒,但我坚持不懈要找一家有特色的小吃店。在五一路上扫了半天,终于看到一家招牌为“XX丸子汤店”的餐馆,里面食客如云。我点了8块钱一份的招牌丸子汤,又要了一份凉皮。我没想到丸子汤还配送两只油汪汪的面做的花卷,以及一小碟凉拌白菜丝。
丸子深褐色,似乎是牛肉和白菜的混和,入口香而不腻。汤很清鲜,里面还浮着一团筋兜兜的粉条,还有一种细腻雪白切成菱形的片,我叫不出名字,似乎是面筋,却没有孔隙。将松软微油的小花卷掰成块儿,泡在汤里,看着它变得泡泡的,再捞出来,花卷带着汤汁的鲜浓入口,再佐一小口咸咸的白菜丝,多么享受啊!
吃完这碗丸子汤,一头微汗,神清气爽,我初来乌市时由于天热、打出租的混乱、找宾馆的不顺而积起的不快顿时消除。我在路边买了一斤炒得油滋滋的板栗,心满意足地回我的蜗牛壳里去了。
这一觉竟然睡到下午五点钟,我决定坐着大巴去看有名的二道桥市场。乌市街头的大巴几乎都是鹅黄色车体的珍宝巴士,它们宽敞明亮,座椅舒服。这种大巴在广州街头非常多,乍一看,我简直以为我突然掉到了广州。不论远近,车票全是1块钱,车上用汉语和维语报着站名。
透过车窗看着乌市的街景,这个城市给我的感觉有些混乱,它是汉维两种文化的混和,但又混和得不好,使它有些不伦不类,既不象一个典型的内地城市,又不象喀什那样有着浓郁的新疆风情:大部分建筑是汉族风格的,又大又方,毫无特色,或许为了刻意增加一些新疆风情,就突兀地在建筑最上面加些维族风格的顶饰或者雕花,这是一个让人莫名其妙、理不出清晰线索的城市。在乌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符号却是无处不在的烟囱,几乎隔几百米就是一个,黑乎乎地戳向天空,实在太破坏一个城市的美好风景了。
我不知道下车后走了很久来到的街区是不是二道桥,这里没有喀什老城入口处的烟火气息。我看到一些卖小吃的摊子,很特别的是每个桌上的碟中都堆着掰成小块的馕和切成小片的西瓜,这些是送给客人免费吃的吗?这条小街上卖的东西很单调,除了烤肉串就是手抓饭。每隔几步有一个卖榨石榴汁的摊子,小贩用一种特别的银亮亮的器械将巨大的石榴榨出宝石红的汁,一口价,5块钱一杯。
到路口,折向左,这是服装小商品一条街,看上去质量不怎么样的大大小小衣服堆在地上,维族小贩们一个挨一个站着,叫卖声,讲价声,混和着车流的轰轰声,乱成一团。我早就听朋友说二道桥的小偷极多,走在这汹涌的人流中,我精神格外紧张,我紧紧地攥着腰包的开口,怎么也不可能放松地看周围的一切。
二道桥让我失望,我专门跑来看的不过是一个劣质的服装小商品集市和冷清的烤肉一条街。我有些垂头丧气,一路瞎走,想找一趟大巴回去了。不料路过一条烟火气浓烈的山西巷,这里人声鼎沸,一个接一个烤肉摊腾腾的的烟气把整条街都扑白了,我在拥挤的人流中穿行,灯泡的橙光给小贩们脸上打了一层温暖的油光,这里或者那里都能听到带着强烈鼓点的新疆音乐。吆喝声,叫喊声,说话声,音乐声,虽然我听不懂一句话,但在这热闹的声音海洋里,我仿佛回到了喀什老城的入口处,那样的烟火和声音再次让我兴奋。
我要了一小块烤得金黄的鱼,只花了1块钱,边走边吃。来到一处烤羊肝摊子前,又花两块钱来了两串烤肝。摊主站在腾起的白烟中一通快手的忙碌,一丛丛孜然辣椒粉的香气依次飘来,他把两串烤熟的羊肝铁签子插在冷水杯中,滋的响声后,签子冷下来,烤肝到了我手里。
我坐在一排举着烤肉串的维族男人中间,和他们一样,吃着烤串,喝着带玫瑰花香的茶。很遗憾羊肝烤得有些太过了,表面是黑黑的糊,内里倒是鲜嫩极了。慢慢地吃着烤羊肝,侧着头看街中心仿佛游鱼一样浮来浮去的人们,听着他们高高低低的说话声,看着他们种种不同的表情。这个山西巷的夜晚让我今后回忆起乌市,终于不再只是林立的大烟囱了。
(待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