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 哲学就是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智者派的兴起
通过传授知识来收取费用,与“谁给我面包吃,我就为谁歌功颂德”还是有天壤之别的,前者无可厚非,后者斯文扫地。
哲学的目的是寻求真理,因此就必须要找到区分真与假、对与错的标准,智者派却引入了相对主义,他们选择双重标准,不追求真理而追求输赢,这当然会遭到哲学家的激烈反对。
“习惯是万物的主宰。”
014 未经考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苏格拉底的使命
苏格拉底惊讶地发现这些人果然没有智慧,他们不仅对自己的无知一无所知,还很傲慢地以为自己很有智慧。
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也是最高尚的事情就是去探讨“善的问题”,就是去考察和反省自己的生活,或者说得更明确一些,就是“关照我们的灵魂”。简单说就是,一个未经考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
015 灵魂的助产术:苏格拉底的哲学方法
苏格拉底不喜欢独白,他更喜欢在广场上跟别人聊天,而且常常“扮猪吃老虎”,通过自我贬低的方式,诱使别人提出观点,然后加以反驳,最后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所以苏格拉底的这个方法也被称为“反诘法”。
反诘法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人回忆起他本来就已经拥有的东西,这又与苏格拉底著名的命题——“知识即回忆”联系在一起了。
016 脑子坏了还是良心坏了?——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论道德错误
在戒烟和减肥的问题上,人们之所以常立志而不是立常志,通常的解释是“意志薄弱”或者“不能自制”(akrasia),比如,我知道不应该抽烟,但就是无法抵御烟的诱惑
可是苏格拉底却认为,一个人作恶,最大的受害者是自己,因为他让自己变坏了。
有德性的人就是有真正知识的人,没有德性的人则是缺乏真知的人。所以说,德性即知识。
苏格拉底是个理性主义者,他强调知行合一,如果知行不一,那一定是知出了问题。而亚里士多德是个经验主义者和常识论者,他同样强调知行合一,如果知行不一,很可能是行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