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在《狗日的中年》中说:中年是个卖笑的年龄,既要讨得老人的欢心,也要做好儿女的榜样,还要时刻关注老伴的脸色,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
人到中年,人生将半。上有老,下有小。
回顾半生,这才发现,岁月荏苒,光阴虚度。
与其为逝去的日子遗憾,不如把握当下。
余生,这样活着,才不遗憾。
1.放下纠结,坦然面对生活
有句话说,人生,一半是披荆斩棘,一半是急流勇退。
人到中年,想着日子如流水而过,难免充满焦虑和恐惧,甚至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其实,人生难得是放下。
放下纠结,坦然面对生活,才能活得云淡风轻。
就像中年的苏轼,即便因为乌台诗案而蒙冤受辱,可他并没有沉浸在自己的痛苦里,而是选择了与自己和解。
他研究美食,用好吃的东坡肉,来治愈自己的内心。
他种竹子,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他开始享受简单的日子,“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即便生活给他的磨难那么多,他都没有郁郁寡欢,而是活出了自己的潇洒、通透和豁达。
人这一生,其实没有多少过不去的坎。
放得下纠结,坦然面对荣辱得失,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和幸福。
2.照顾好自己,照顾好亲人
网上有人这样问:
我今年30多岁,每天熬夜加班为了比别人业绩好,为了赚房钱疲于奔命。
有一天我站在镜子前面,看见自己脖子僵硬、弯腰驼背的样子。我开始怀疑,我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得到的一切是否值得?
确实,身体是1,金钱、地位、事业、爱情、家庭是后面的0,如果没有了健康,那么生命中的一切都是空谈。
尤其人到中年,身体大不如前,身后责任在肩。
每次体检,都会出现很多的箭头,让人又惶恐又无奈。到了这个年纪,不能老想着名利,更应想着照顾好自己、照顾好亲人,这才是对自己、对家人最大的负责。
就像人到中年的李连杰,啥都有了,可是偏偏身体出了问题。被病痛折磨了十多年的他,脸上写满了憔悴,身材也不再矫健。曾经的飒爽英姿,早已成为过去式,以至于他感慨地说:“我不是霍元甲、不是黄飞鸿、不是英雄,我和大家一样,就是真实的普通人,也面临着没有办法继续工作的困扰。”
人生下半场,健康最重要。把自己照顾好,把亲人照顾好,才能让往后余生,活得更加有尊严,更加有趣味。
3.记录时光,留下美好回忆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所拥有的最公平的东西是时间,可有人用时间活出了味道,有人却虚度了人生。”
走过半生,虽然有沟沟坎坎,但也有很多美好瞬间。想要活出味道,就要懂得记录生活的点滴美好,给生活多一点仪式感,收录平淡时光里的惊艳碎片,留作日后慢慢回忆。
就像季羡林先生,他就很喜欢写日记。生活的囧事、学习的乐事,甚至咒骂老师,都被他写进日记里。后来生病住院以后,他又写下《病榻杂记》,把病中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以至于后来他的学生读了他的日记后,忍不住感叹:“老师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学者,但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
这么可爱的形象,才真实鲜活的永远留给后来的读者。对于中年人来说,以前的日子已经不可得,往后的日子愈加健忘,何不把现在的生活好好做一点记录?等到老了以后,翻看着细细回味、重温那些美好。
4.读几本好书,寻求心灵栖息
林语堂说: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岁月渐长才知道,遍阅群书的人,与普通人生活在两个世界。
养成读书的习惯,可以在书中去寻求慰藉,找到心灵诗意的栖居之所,在浮躁的世界活得更加通透。
比如读读余华先生的《活着》。书中写道:“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是啊,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没有必要让自己背负太多。
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不辜负此生,才是生命的终极意义。没有谁的生活不烦恼,唯有读书是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