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王老师的一个心理讲座,结合自己内心的弱点,谈一下抱怨和牢骚的问题。
生活中常常见到这样一群人,整天牢骚满腹,抱怨这抱怨那,我们称之为“牢骚族、抱怨族、骂娘族”,小到上班堵车,再到出生不公,办事不公,分配不平,制度不佳,政策不好,还有人情冷暖,亲情厚薄,世态炎凉等等,总要发泄一下积郁心中的不满,找找合适的对象倾诉一下。
我也经常和同事们发泄一下情绪,诸如学生如何难管,家长如何不重视教育,只管生不管教,学校如何如何等。
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应辩证的看待。
一方面,社会上所有的人们抱怨,发牢骚是因为不满,又没有正常的通道反映,或者“人微言轻”被置若罔闻了,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人的情感,犹如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你越压它它越坚强,你越拉它,反而能伸缩自如,但如果超出弹性限度,就会失去弹性。人也如此,如果被压抑的失去信心,失去抱怨,一切安于现状,那么,社会就驻足不前,失去追求理想的动力,适度发泄一下憋闷的情感,宣泄一下抑郁的的心情,反而会有“一吐为快”的畅快感,工作的热情反而高涨,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发挥,工作效率也能提高。
作为领导,让对方说说他们的不满也是增进感情的渠道,哈佛教授就做过调查,让专家倾听工人们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并做记录,不反驳不调斥,这样两年后工人的效率有了明显提高。日本的工厂里专门设置了一个发泄房间,房间内有领导的塑料像,对哪个领导不满,你可以对领导的塑料像拳打脚踢,发泄郁闷不满的情绪。
生活中,愿意听我们发牢骚的人都是最亲最亲的人,或者最好的朋友,这样拉近距离,增进了友谊和情感,工厂学校单位也是如些。
另一方面,社会总有制度、法律、道德的规范,有条件和环境的束缚,抱怨是借口,找借口,推卸责任,逃避责任,成为不好好工作的理由。
抱怨者归咎与问题之外,是忽略自己的能量,看轻了自己的价值,抱怨命运不如改变命运,抱怨生活不如改善生活,因此,停止抱怨开始改变自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著名的理论,生活中的10%有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90%则有你对说发生事情如何反应决定,也就是说,生活中有10%的事情我们无法掌控啊,另外的90%确是我们能掌控的,当你再听到有人说我怎么这么不走运,每天总有倒霉的事缠着我,怎么就不让我消停一下有个好心情,谁能帮我呢?事实上说能帮自己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最重要的是心态,我们看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在春天走进一个美丽的公园,出来后生气的说,"这地方又脏又臭,下次再也不来了”,而另一个人同时走进这个公园,出来后却感叹道,“简直太美了,到处是鲜花,到处是沁人心脾的芳香”。为什么同一个公园,会让这两个人有完全不同的反应呢?
原来第一个人进去后,发现公园有很多狗屎,他把注意力全放在狗屎上,结果只看到了公园的肮脏,而另一个人满眼中总是美好的植物和风景,虽然也看到狗屎,但他总是绕开,他知道狗屎也会当养分,让花更美丽,他将注意力完全投入到欣赏春天的生机盎然当中,尽情感受自然的美好。
这个公园就象征了我们的世界,这两个人代表了抱怨和感恩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也代表了失败与成功的两种不同命运。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成就完全不同的命运。
摆正心态,改变自己生命的方法就是不抱怨,对待身边的人多用“三不三多”,即不批评,不抱怨,不指责,多鼓励,多表扬,多赞美,有人用“三明治”来形容,赞美、建议、再赞美,慢慢你会成为一个到处受欢迎的人,让自己内心充满阳光与希望,体会不抱怨的力量。
最后总结一下:
一、把工作当做一件享乐的事情,告别谋生式的叹息,忘记烦恼,心存感恩,快乐工作。
二、使自己变得不可替代,不断学习充电,提升自己,拒绝"差不多就行”,超越期望,超越自我,把平常事做到位、做好、做优秀。
三、多一些办法,少一些借口。
这篇文章作为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