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因絮果”,许久未见了,两个人面对面尴尬地站着,如懿轻轻说出来这四个字。耳边有微风,身后有绿梅。看到这儿的你明明在流泪,却又觉得这个画面美,像一首散文诗。
“兰因絮果”意思是:男女婚姻初时美好,最终离散。《如懿传》 里面有太多虐心片段,我们苦苦等待主角黑化,最终等到的却是一场空。
《如懿传》是为了讲宫斗吗?看到有报道周迅说是讲我执的。第一次知道这个词还是Hean告诉我的,她说:我执太重,痛苦才多。有人说如懿放弃后位,不考虑自己的孩子,她太脆弱,没有做到为母则刚。也许吧,可是我又觉得她这样做需要的勇气与坚守不会更少。在那个年代,身居后位,尚且能够舍弃不想要的生活,追求一种自由,我们所说的放不下或许也只是某个执念吧。
还记得甄嬛跟临终的皇上说:“回宫后每一次见你,我都无比的恶心。”这是嬛嬛强大的意念在支撑,不想做的事她仍然能做得完美。而如懿呢,知道皇帝就在身后,皇后的册宝送到宫门口,我觉得不必见你了就是不见,不想要的东西就是不要。她选择的是回避这些。或者,不应该说是选择。世间很多事情都是性情所致,也许自己都无法改变,没得选择。
如懿人生的最后一天:白天,一个人去城楼走了走,这儿曾是她与“少年郎”定情的地方。不知道她在城楼上眺望时在想什么,眼里的风景是不是和彼时一样。夜晚,在廊前与容珮喝茶,四周静悄悄,只有蛐蛐的叫声。深爱过的、痛恨过的,好像都没有什么了。她说,一路走来这些日子,如今想起来,都好像跟昨日一般,又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好像这半生的喜悦与苦难,荣宠与委屈都是别人的,与她无关。
而我们呢,当我们回想起过往的刻骨铭心,过往的念念不忘,何尝不是这种感觉。似入骨入髓,却轻描淡写。一切曾经深深渗透你生命的感情,友情、爱情,回首望去,可能不过白日的一个转身,或者,午夜的一声叹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