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崩溃的这两天。
周三放学回来,就听到小丫头不太对劲的咳嗽声。问她,她说白天开始就在学校咳嗽了。
不禁有种隐隐的不安。
临睡前,听她咳嗽几声。于是,这一晚就提心吊胆,吊胆提心。因为她从小的嗓子就是比一般孩子敏感,极容易咳嗽,一咳嗽又惊天动地。
一直是半梦半醒的状态,生怕她突然的剧烈咳嗽引发呕吐,这是从小就经常上演的剧目。
果不其然,后半夜三点多,她起夜后再次躺下就开始了一连串咳嗽。给她架高上半身也无济于事,还是咳咳地不停咳嗽。
她还不停地给自己灌水,拦都拦不住。最后一次的连续咳嗽终于刺激了她的胃,于是“哇哇”两大口,没来得及揪出纸巾去接的我,只好眼睁睁看着她精准地吐在了被子上以及床单上。
连忙把她抱到旁边我的床上,盖上我的被子。来不及穿上衣服,我迅速撤下床单被套,用纸巾猛吸渗到褥子上的水。
小家伙又难受又害怕,嘴一撇就要哭,我连忙搂住她:“不怕不怕,妈妈在呢,吐了就好了。”她慢慢平缓下来。
我赶紧把脏被套床单塞进洗衣机,转回头来在床头垫上两个枕头。这后面,只能像几年前一样,让她靠在我怀里睡了。
俩人挤在一个被窝,我让她坐在我怀里,靠在胸前,避免鼻涕或是口水刺激嗓子引发咳嗽。
她靠在我身上,熟悉的怀抱让她很快就昏昏睡去。我只能怀抱着她,不时轻轻调整姿势,已经六十斤的她压着,很容易让我胳膊腿儿发麻。
就这样,直到窗帘外微微发白,清晨来到,我才把她躺平放下,自己也顺势躺下。坐得尾巴骨都麻了的我再也熬不住了,闭上眼睛就着了。
周四早上七点半,她醒来的时间。然后就不睡了要起床,因为躺着实在太容易咳嗽。强打着精神,我起来,给她蒸上蛋羹,煮一小碗清汤面。
这期间给她量个体温,36度4,谢天谢地,体温正常。
八点,我拨通新世纪儿童医院的电话,给她约了下午两点的副主任医师号。折腾快两个小时已经严重影响睡眠的咳嗽,不能耗着了。
中午焖了米饭,应病号要求,炒了土豆丝、胡萝卜炒鸡蛋和肉片柿子椒。
胃口不错的她很欢乐地和我吃完了午饭,白天缓解很多的咳嗽让她的皮劲儿又上来了。
下午去医院,过了层层的流调填表、两次体温筛查、扫描登记各种信息,终于见到了大夫,一位约摸半百的女大夫。
一通简单介绍来龙去脉,大夫认真地听了心肺,检查了嗓子,问了问班里有没有其他的小朋友咳嗽。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大夫判断和之前的感冒没有关系,应该是新一轮的同学间的交叉感染。
开了雾化的布地奈德和异丙托溴铵,还有医院自治的小中药。大夫说就可以了,如果出现发烧就得上抗生素了,就很可能是合并细菌感染。
700块的挂号费,比两年前的价格又涨了200,真心肉疼。
换来几乎不需等待的清净就医环境,还有大夫和蔼可亲耐心温柔地问诊以及诊治。
没有花钱的不是。
我还是很精打细算地没有让大夫把所有的药都开了,因为那里的药几乎是外面价格的五六倍,甚至七八倍。
结果就是回来买药,各种填表、提供看病以及开具药品的凭证。东凑西凑,好歹是把大夫列的三种药凑齐了。
我算了算,至少省了三四百块的药费,按三天的药量算。
过日子,该省省,该花花。
不挣钱的中年老母,学会了和生活的锱铢必较。我不由地自嘲下自己。
晚上熬小米粥,热两个小花卷。炒洋葱鸡蛋、西兰花。全部扫荡干净。
八点四十,做完雾化,按照医生交代,漱了口,洗把脸,上床睡觉。
这一次,上半身垫高,她自己咳嗽两声,安静睡着了。
我打开手机,想写点儿什么,一阵阵袭来的困意和越来越沉的脑袋已经不给我这个诚实完成日更的机会。
于是我找了篇之前在头条发的文章,当做了日更作业。
心下惭愧,自觉对不起自己,对不起每天关注自己日更的小伙伴们。
十点多,发完文,还在点赞看文的我已经几次手机砸脸。算了,放过自己吧,后半夜也许还有的忙活呢。
想到这里,我关掉屏幕,一转身的工夫,就着了。(未完、待续更加崩溃的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