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无价值,则故事无意义”

和朋友讨论如何写故事的问题。

他认为故事能引人入胜很重要,我则认为纵观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引起共鸣的大多数是故事里的文学性和思想性。

故事固然重要。很多作家也称道自己仅仅讲述了一个故事,却被后人过度解读。

但能够打动人心,并流传至今的作品,依然靠得是内里的文学性和思想性。也就是说作者怎样写才吸引了我,和传达了什么使我引起共鸣。

大多数故事本身其实无法引起共鸣,毕竟多数情况我们与作者并不都处于相同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下。

所以那些打着青春的旗号,迎合地写着看似与我们所处时代相关联的故事性作品,都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逐渐销声匿迹了。

而那些华丽辞藻堆砌的作品,如今再看只也会觉得空洞和矫情。

那些贩卖焦虑流量为主快餐式的公众号,也被封号关掉了。

只有文学性和思想性兼备的故事才有着广泛传播的意义,且永远也不会过时。

仅仅传达思想只能算作表达,

仅仅讲述故事只能算作记录,

仅仅讲究技巧只能算作习作。

其实真正做到“写作”两个字很难。这也是为何有人只能被称为“作者”,而无法成为“作家”的缘故。

思想无价值,则故事无意义。

反过来也同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