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与不说

“无言胜有言”的默契,藏着岁月筛出的通透。人年轻时总觉得“说”是最重要的,要把心事摊开,把情绪说尽,仿佛声音够大、话语够多,就能让对方懂。

可活到一定年纪才发现,真正的懂得,从来不在语言的堆砌里,而在眼神交汇的瞬间,在呼吸相闻的安宁里,在“你不说我也知道”的笃定里。

和有些人说了很多话,却像隔着一层雾。或许是各说各的热闹,或许是刻意迎合的客套,词语像断了线的珠子,滚了一地,却穿不成完整的意思。不是谁的错,只是彼此的频率没对上——你说的是山川湖海,他听的是柴米油盐;你想的是内心褶皱,他接的是表面寒暄。语言在这里成了屏障,越说越远,反而不如沉默来得实在。

而和另一些人相对无言,却像进行了一场深邃的对话。可能是多年的老友,一壶茶从热到凉,没说几句正经事,可彼此眉梢的疲惫、眼底的释然,都看得明明白白;可能是血脉相连的亲人,坐在同一张沙发上,各做各的事,偶尔抬头相视一笑,便知对方心里的踏实。这时的沉默,不是空白,而是盛满了千言万语——是“我懂你的难”,是“你在我便安心”,是“不必说,我都在”。

人到了某个阶段,像褪去了层层包装,露出最素朴的本真。不再需要用华丽的语言装点自己,也不再需要靠夸张的表情讨好他人,只用最本真的状态面对彼此。就像两棵老树,在风中静静伫立,不必说话,枝叶的摆动、根系的相连,早已诉说了岁月的交情。这种“以心相应”,是把“我”和“你”,活成了“我们”——我们共享过相似的疲惫,经历过类似的迷茫,所以一个眼神,就够了。

素朴对素朴,是关系里最舒服的状态。没有刻意的经营,没有多余的试探,像清水煮菜,尝得出最本真的滋味。就像夕阳下并肩散步的老人,一路没说什么,可手牵着手的温度,比任何情话都动人。人这一辈子,说到底是在找能和自己“素朴相对”的人——不必多言,却能在沉默里读懂彼此的山河岁月。

所以,不必遗憾有些话说了等于没说,也不必讶异有些沉默胜似千言。岁月会帮我们筛选出那些能“以心相应”的人,让我们在越来越素朴的年纪里明白:最好的关系,不是说了多少,而是懂了多少;不是靠语言连接,而是靠心照不宣的默契,温暖着往后的日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这个信息时代,语言似乎成了人们表达情感、沟通思想的唯一工具。我们花费大量时间与他人交流,却常常忘记了说话与沉默之...
    浮生若梦86阅读 431评论 0 1
  • 无意间,看了作家李娟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这里面的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也让我开始思考:说与不说到底有什么不同。 ...
    未晞而已阅读 3,641评论 0 1
  • 你说我如此沉默寡言 有的人无话可说 有的话无人可说 我不说 不代表我无话可说 我说了 不代表我言之凿凿 有时说了等...
    住在城里的庄户孩子阅读 1,235评论 1 6
  • 不知缘何,会想到这样一个题目。 “随便”似乎留给我一种漫无目的的感觉,因为,压根没有想过,我会在这张没有尽头的A4...
    茗心8849阅读 3,897评论 3 0
  • 不必说而说,是多说,多说要招怨;不当说而说,是瞎说,瞎说要惹祸。多思考,少发言。勿过于依赖语言的功能,却忘了沉默的...
    _飞鱼阅读 3,118评论 0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