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
为什么一说到经济,男女老少不管懂不懂,也天天拿着gdp说事儿?
因为有了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的学说使人类的财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亚当斯密之前的人类认为,财富就是金银财宝。所以阿里巴巴和40大盗的故事流行世界。人们都认为弄一堆财宝放家里就是最大的财富。
亚当斯密告诉人们:社会财富的本质是创造价值的能力。一个社会可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甚至包括文化和精神财富他就可以用这些东西和其他社会(比如国家)通过市场交易的形式换取财富。所以按照亚当斯密的这种叙述人们开始重新计算社会财富,也就是现在通行的 Gdp。
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其主要观点集中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两本著作中,具体如下:
《国富论》中的主要观点
- 劳动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通过分工,劳动者可以专注于特定的工作任务,提高熟练程度,节省工作转换时间,还能促进技术创新和工具改进,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
- 看不见的手:这是亚当·斯密最著名的观点之一。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个体在追求自己利益的过程中,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无意中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个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会根据市场价格信号做出决策,这些决策在总体上会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使社会资源流向最有效率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手中。
不夸张的说,目前所有的关于自由市场功能的学说都来源于亚当斯密。
- 自由贸易:他主张国家应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倡导自由贸易。他认为各国应根据自身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贸易交换,这样各国都能从贸易中获得利益,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配置,提高整个世界的经济福利。
- 货币与价格理论:亚当·斯密对货币的本质和作用进行了探讨,认为货币是一种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其价值取决于生产货币所耗费的劳动量。在价格方面,他认为商品的价格由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关系共同决定。
《道德情操论》中的主要观点
- 同情与道德:亚当·斯密认为同情是人类道德的基础,人们具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能够感受到他人的喜怒哀乐。这种同情的情感促使人们对他人的行为和情感做出道德判断,进而形成了社会的道德规范。
- 利己与利他:他指出人既有利己的一面,也有利他的一面。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通过同情他人,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自己的利己冲动,做出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这种利己与利他的平衡共同构成了社会的道德秩序。
- 道德评价:亚当·斯密认为人们通过“公正的旁观者”的视角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这个“公正的旁观者”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是一种超越个人利益的、客观的道德评判标准,人们会根据这个标准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亚当斯密的学说之上的。
是谁缔造出现代社会现在这个样子?
亚当斯密必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