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是学会在小事上“认输”

翻开刘烨的《成熟的蜕变》,其中一段文字深刻地道出了成长的真谛,发人深省:“20岁时,我因为被多收了12块钱而跟大排档老板大打出手,最后在家里躺了三天。40岁时,服务员说我还没买单,我赶紧道歉、付钱、走人,多耽搁一秒都算我输。” 这段文字,生动展现了人在不同阶段的处世差异,引人深思。

年少轻狂时,我们总觉得世间是非黑白分明,凡事都要争个对错。可随着阅历渐长,我们才明白,真正的成熟是懂得在无谓的争论中及时止损。

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在职业生涯初期,球风犀利,个人能力超强,但有时也过于执着于个人数据和胜负。有一次,在与底特律活塞队的比赛中,裁判的几次判罚让他觉得不公平,他不断地向裁判抱怨,甚至和对方球员发生口角,结果不仅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和发挥,还让球队的进攻节奏大乱,最终输掉了比赛。后来,乔丹在教练和队友的提醒下逐渐意识到,一味地在这些小事上计较,不仅无助于比赛胜利,还会影响团队士气。在之后的比赛中,哪怕面对有争议的判罚,他也能迅速调整心态,专注于比赛本身,凭借出色的球技和冷静的指挥,带领公牛队多次夺得NBA总冠军。

另一个例子是股神沃伦·巴菲特。早年,巴菲特在投资一家小型企业时,与企业管理层在经营理念上产生了严重分歧。他坚持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便不断与管理层争论,试图改变对方。然而,这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让他在这家企业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资收益也不尽如人意。后来,巴菲特反思自己的行为,他意识到在一些非核心问题上,不必过于执着。在后续的投资中,他更注重企业的核心价值和长期发展,不再在细枝末节上纠缠,最终成就了辉煌的投资业绩。

投资人冯仑曾说:“一直对的人,不会一直赢。”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不如意和争议,一味地指责对方,只会让矛盾升级,让损失扩大。我们要有法官的是非观,更要有商人的对错观,在非原则性的事情上学会低头,不在无意义的纷争中内耗,这样才能在人生的主战场上,以从容之姿笑到最后。生活这场漫长征途,不是每一场小冲突都值得拼尽全力,有时候,懂得适时“认输”,恰恰是通往成功的智慧之道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