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3日我在微信公众号里发布的《教你又简单又有智慧地培养孩子》文章里,我讲到关于从小熏陶孩子对于书法、国画的话题,父母可以是个外行,但是只需要创造这个人文环境给小孩,在幼儿这个阶段孩子只需要多看多听多熏就行了。但是假如这样就能培养出一个才子来,恐怕没有那么简单。给孩子熏陶,只是给他提供了一种经典作品的最基础的美学元素和文化元素,但是这些要让他成为高素养的人,则需要在他稍长时有师长的引导和言传身教。
这就需要这个孩子比较幸运,能有这种素养的父母,或者他能遇到这样的老师,然后在生活中点滴地把熏陶进他内心的文化元素再教他消化,可以比喻为牛先吃草,然后再反刍。像《红楼梦》第十七回,贾宝玉他们家在修省亲别墅(大观园)准备迎接他姐姐、被卦为贵妃的元春回家省亲的时候,有一次他去游园,他父亲贾政碰巧也去察看工程,于是父子同游。做父亲的贾政平时忙于公务也没空理这个儿子,只让他去读书,到了游园的时候,父亲就在园林之中,让宝玉给建好的亭子题写对联和匾额。
这是父亲对孩子学业的一种考试,中国的园林艺术,是综合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极好的结合体,里面有山水、有景观、有诗词歌赋,是儒家和道家的文化的高度浓缩。父亲通过看儿子在不同的景观的亭子上的对联和匾额的创作,就能知道儿子学文化学得扎实不扎实。对于写的好的对联匾额给与褒奖,并直接用在这个景点上,这可以鼓励孩子的上进心。对于他写得不够圆满的对联,比如说平仄和对仗不准确,用的典故不恰当的地方,父亲可以马上指出来,当下就可以给孩子提升,而这一切又都是在游园之中玩着进行,一点都不会有枯燥的感觉。但是前提是,你可以想像这个父亲要有多大的学问和内涵,才能承担起这样的一种传教。如果父亲没有这个水平,那就需要有好的老师,可以带孩子去玩,在玩中把中国的文化教过去!
现在能有这种教育能力的人不多了,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我则见到了一例,那是一位女士,应该是位教艺术的老师,她带着十几个大概高中生年纪的一群学生,有男孩有女孩。他们那一天就在故宫博物院里参观,然后这位老师从国画到书法,一幅一幅地讲,比较和点评,教学生们怎么样去观赏。有时一幅画她可以讲上二十多分钟,因为留下来的画只是一幅作品而已,但是要看懂它的深义,却要讲作者的时代背景,讲那个时代的艺术特点,然后作者为什么要创作这幅作品,背后有故事,而这幅作品又如何地影响了后人,它有什么艺术价值而成为一幅经典之作!当一个老师在博物馆里讲出这些,是需要有极高的内在学识的,而在浏览中所学到的这些东西,他的体验感很强,决对比从书本上背诵的更深入骨髓!
是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需要这样教的!因为文化是渗透在生活和艺术中的,所以要由懂得的人,在生活和艺术中潜移默化去教。观在各地展览馆很多了,办书画展的也很多,但是我们的家长,貌似带孩子去旅游、逛街、拍照的多,带小孩看展览,并且教他们怎么看的少!一方面确实他们自己也不懂怎么看了,另一方面,我们学校的体制也没能补上这一块,因为这对考试拿分没多大作用。
古代作出传世之作的人,不管是书法还是国画,还是诗词,都是具有极高文化素养的文人,他们的创作都是一种情怀的表达。而我们现在办书画展的艺术家们,他画了一幅文人画,或者写了一幅书法,他是用情怀和自己的文化素养去创作的吗?还是只有技法而无足够的内涵?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员郎绍君评论说,“当下没有堪称大师的画家,也缺乏激动人心的伟大作品,但有创造性的探索、鲜明的风格、成熟的技巧。”说白了,主要还是我们有一个文化断层,对于不懂文言文、写不出诗词、弹不出古琴、对儒释道整个文化没有内化的现代艺术家,搞西方的艺术,因为成长土壤的不同,搞得会不太像,而搞中国自己的艺术,又总缺少点文化的底蕴。期盼我们优秀的文化能有更多的人去恢复它、中兴它吧!
ttpΔ�֥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