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蹄踏山河,携手定四方。
我想,喜欢《杀破狼》的人总是有些家国情怀的,多少人的潇潇君子骨,世不可避,才换来山河依旧,四海清平。 从古至今,一直如此。
而合上小说面对当下的世界,疫情,经济,发展,建设,有颗想要做些什么的心,无措,空有。太多对生活的茫然无力和失控感,滋生焦躁囚困胸怀。
当世界是一片火海,我辈当如何?
这也是2021年耶鲁新生入学典礼上,校长苏必德发表的演讲题 - (When the world is on fire)
演讲分享了一则穆萨尔运动中的核心人物的故事:
一位拉比(希伯来语:智者、老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开始,我想要改变世界,但我失败了。我决定缩小我的梦想,只试着影响波兰的犹太人社区,但在那里,我也失败了。后来,我把目标聚焦在我的家乡雷丁(Radin,现在在Belarus),也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于是,我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改变我自己的家庭,但也失败了。最后,我决定改变自己,这也是为什么我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
改变世界前,要学会改变自己。
回顾长庚,他的成长并非始于力图改变世界的想法。在雁回练功习字,是想能安然成长,有自立谋生之能。突遭身世大变,只想逃离有个安生的小角落,可舍不得顾昀,便远上京城。京中岁月缓缓,不敢吐露的心意,违背世俗的思慕,身中奇毒的压抑,左支右绌拉扯出一段无人可诉的少年迷茫。但因见识过真正的强大,坚定了他对抗命运的心。不想成为拖累,不想随波逐流,不想终身被庇护,便出走江湖问道凌渊。
最动人处,不过少年人的成长。
所爱之人世不可避,自己便只往外走。去听不一样的声音,看没见过的世界。
书中一笔掠过4年江湖浪迹,少年归来已是有执笔社稷之能的雁王。讲故事的人无法将主角的坚持,气馁,突破和成长,如一张张日程表般琐碎展开,读者只能从只言片语里意会其中幸运和艰难。得遇名师指导,游历山川四海,磨砺察言观色,识得人情世故,这是主角的故事。作为读者,心向往之,身不能至。的确,有些成长,是普通人终生的可遇不可求。在真实的世界中,没人能确保自己有金手指加成,但不妨碍我们从故事中旁观体会并审视自己的内心。
借一点勇气,改变自己能改变的;借一点宽怀,包容自己无法改变的;借一点智慧,分清二者的区别。【注1】
每一个改变自己的人,不会知道这点变化能否延展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每一个改变世界的人,在开启冒险前,都不会被告知谁是天选之人。
可能性是最大的公平之处。
但愿我们都可以从书中读懂内心的向往,从情怀里窥见灵感和勇气。
【注1】:雷茵霍尔德·尼布尔 - 《宁静的祈祷文》
愿上帝赐予我平静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能接纳我无法改变的事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愿上帝赐予我勇气 能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事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并赐予我智慧 让我能分辨这两者的不同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