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谈论我的理想,我想在我退休的时间买一辆房车,然后以一种流浪的姿态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去玩耍。虽说想每个城市住上两个月,至于生活的费用这回事,一般我还真没有考虑,我有很多可以给自己挣饭吃的能力,实在不行扫大街的活我也干得。我对生活是可上可下的,也可以让自己上上课,当个小导游,讲讲心理知识科普等,我一直对此深信不疑,这是可以实现在。
当我跟我的同学谈论这一件事时,他和我的想法一样,真有一拍即合的冲动,我们可以组成一个车队啦。可是冷静的人说了一句:你们这是没有归属感。我当时心里一振,是的,是没有归属感。我是家的哪里?
我不止一次问自己,我的家在哪里。在那个边陲小镇吗?当我听到《黑龙江》时,内心也很向往,更多的思念和回忆涌上心头。但那里是故乡吗?两年前的冬天,我回到了生我养我18年的地方,可是我竟然没有认出来,那是我的家吗?当年住的草房子早已经没有了,父母亲也和我在南国生活了十几年了。叔叔姑姑们过得热气腾腾热火朝天。可是我,却融不进去那个圈子。他们只把我当作一个远行的外来客人!村子里大部分的人都已经不认识了,几个堂伯和堂哥们已经到了只记得我的名字,不记得这个远行的侄女妹妹是怎么样的身份了。那里,是充满记忆的,回不去的故乡。
哈尔滨吗?我在那里读书四年,工作三年。每一条街道上都有我打工的汗水?大辫子102有轨电车不知道还在不在,当年那个村子里走出的小姑娘因为不会乘公交车,坐在你摇晃的身躯里从南岗到道里的路程里,我用好奇看着这人陌生的城市,用欣喜迎接未来的挑战。在这里,是我人生剧变的七年,学习,工作,恋爱,结婚,辞职,直到2002年8月5日,我离开的那一段时间里,我知道,我与哈尔滨的情将渐行渐远。对哈尔滨,我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吧。
如今,我生活在这个四季如春的南国已经有十七个年头了,几乎和生我养我的福安村一样长的岁月。十八岁前,我一直想逃离那个昏暗逼仄的小镇;而今天,那里成了我心里温暧的所在。南国,曾经是我的梦想,在这里,我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力所能及地经营着我的家庭,养育着一对可爱的双胞胎,我以为我的人生终于到了平静期。但是人生当中一个不大不小变化,还是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我知道自己见识的肤浅,也知着自己认知的局限,更在无意识地重复着母亲的命运。小镇的18年,漫长悠远;这里的18年,弹指一挥间。有两年的时间里,我想逃离,逃到哪里去呢?我不知道。
去小镇,不行,那是回不去的故乡。去哈尔滨,不行,那里是人生的一个驿站。去喀什,那只是一个小小的希冀,就这样,我在寻找着,不过,不再想逃离,更想着去建设。
前几天和朋友们去中山看房子,说不上有多喜欢,但是看到碧桂园的房子时,还是有一些心动,我想,我要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安顿我那颗流浪的心吧。如果,有一个人可以安稳地等我, 那里就是我的故乡吧!
故乡虽然是奢谈,但是总比没有的谈要好吧!我现在,暂把他乡做故乡,珍惜每一个当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