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经过五个月的写作,八个月的修改,这部在我心底孕育数年的小说终于出炉了。
故事主要围绕两对青年男女感情纠葛展开,牵扯到两代人的婚恋。情节有点令人啼笑皆非,然造化弄人,世间偏有这样巧合的事。若非有张恨水先生大作《啼笑因缘》在前,本书定名为“啼笑因缘”倒也比较贴切。
因故事高潮部分缘起于桃花盛开时节,三月三那天,事出蹊跷,本是朗朗乾坤却突起风云,半边天里下起桃花雨来,成全了一对有情人,故将此书定名为《风雨桃花劫》。书名虽然听上去有点儿演绎,但与故事情节倒也很是吻合。
书中记录了豫东平原上的风土人情,穿插了一些带有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和鬼怪故事,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风貌,因而我又给此书另命一个副标题,叫《豫东风情录》。这有点类似于法国作家福楼拜的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的副题《外省风俗》。
说起来,这部小说在我内心深处已经孕育多年了,早年耳闻目睹的那些传奇故事的场景和人物形象久已成型,越来越清晰,以至于呼之欲出,好像十月怀胎等待一朝分娩的婴儿,写出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然而,母亲生孩子虽属天性,瓜熟蒂落,不生下来不行,但要真正生孩子时也要经过阵痛。我作此书也是这样,整个故事在我心中孕育成熟,强烈的创作欲望在我体内蠢蠢欲动,促使我必须集中心思去创作,否则我会感觉很难受。但这看似胸有成竹水到渠成的事,在写作过程中也经过多次阵痛,作品才得以产生问世,又经我耐心打磨反复锤炼,才见天光。
我一直认为,在多媒体盛行、娱乐方式多元化的今天,小说这种传统文学体裁要想鹤立鸡群,大旗不倒,必须依靠丰富生动的文字语言方能独树一帜。我在描写每个具体场景时,就力求质感、画面感,旨在与影视媒体一比高下。
语言文字自有其独特的表现魅力。读者通过作品的语言文字可以感受到场景画面,触及到人物的思想感情,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和心灵上的愉悦,这种美学体验是电影、电视所不能达到的。这就是语言文字的优势,小说要立足就必须发挥好语言文字这种独有的表现优势。
道理很简单,好比我们用相机可以拍出甚至比实景更美的画面,但却拍不出鸟语花香来。虽然摄像机可以拍出鸟语来,但仍然拍不出花香气味和人们处于鸟语花香环境中的心情感受,那种画面上的微笑与个人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内心独有的体验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语言文字就不一样了,它不仅可以传达听觉、视觉上的感受还可以传达嗅觉、味觉、触觉和情感、心理上的微妙体验,这是文字的魔力。当然,要实现这种从文字到读者感受的转换,还是要取决于读者的文化水平和生活阅历,这就是为什么“一千个观众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在中国,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贾宝玉和林黛玉。
阅读可以使人内心平静,情感丰富,增长学识,如熨斗可以抚慰心灵,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这是其他娱乐方式所不能比拟的。有时候,我在想,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诱惑比较多,人心较为浮躁,那些能够坐下身来捧着书本静静阅读的人应该都是有福之人,他们正在享受五福之一福———康宁福。试想,若非气定神闲、面对生活坦然自若,孰能做到闲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于喧闹中用阅读取得一份平静的心境,守住心中那片桃花源?成年人中又有几人还能坚持秉烛夜读?
我只有一个愿望,但愿本书能给您带来阅读的趣味和美学上的体验,成为您枕边案头放置之书本,供您闲来无事之时随手翻阅消遣。倘若书中一些细节、故事、人物和风俗习惯、乡土人情,或传奇或有趣儿的片段,能够成为您茶余饭后与家人沟通闲谈的话题,成为您与家人朋友联络感情的纽带,则我当欣慰之至了。若是还能从里面受到些启迪,引起您的共鸣与思考,那我将是谢天谢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