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卫兵
有一位作母亲的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
“蹲下身来看看孩子的世界”,与学生换位,反思我们的教育,真的有点可怕。以前学生犯了错事时,我经常忍不住采取一些责问、训斥、罚站等做法。后来发现这样的做法学生根本不会有安全感,在教育学生之后,没有期待到想象的效果时,也多半觉得委屈,“好心没好报”。后来才感悟到大动肝火,不如宽容、谅解和体贴入微的感情上的感化。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以关爱学生的态度教育学生,这样的教育有安全感,有安全感的教育才会有效,学生才会有自信,才会有追求,才会有上进的行动。我们切记,教育行为开始之前一定要换位思考。
陶行知先生多次告诫教育者:“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就是说教师要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去感受,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记得曾看到这样一句话:孩子的心是最稚嫩的,他们的心受到伤害便会结疤。有些孩子受到过度的惩罚也许他不反抗,也许不顶嘴,但他的心会痛,你伤害了他,他就会远离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与教师的疏离显然是教育的失败。
为人相处时,我们需要换位思考从而尊重理解对方。教育也同样如此,动之以情付诸以爱。孩子的内心敏感脆弱,教育孩子不能一味的站在制高点,需要的是倾听与沟通做到相互理解。
只有家庭和学校为孩子提供了好的学习氛围以及良好的教育方向,才能铸就孩子的未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为了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接家校两大板块。在互联网+教育的趋势影响下,有了“智慧校园”系统的新概念。并出现了以搭建智慧校园系统为教育行业致力做贡献的“家校卫兵”项目。作为连接学校老师、家长以及孩子的桥梁,更助于规范监管孩子的行为,做到有事情及时联系有效沟通。让智能化走近校园作为连接家校的枢纽。“家校卫兵”作为智慧校园领头品牌,致力于做好家校服务工作,以关注孩子安全、健康、成长、学习为切入点,为学校提供优质、便利的家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