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开始试着想象那个她。
岁月静好,我真的遇到了,和她看的第一部电影是《我想和你好好的》。
看完电影后,我在想为什么他们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倪妮饰演的那个刚烈、纯粹、执拗的女子,她的不安到变态的个性背后,有着怎样痛苦的、不堪回首的曾经呢?
故事原本可以有很多种结局,但偏偏选择了最遗憾的一种,然而,这也是最真实的一种。
两个人从初遇到重逢再到相恋到发生关系,这个过程突兀而急促;而当他们猜疑和争吵,又至相互愤恨,又如暴风骤雨一般。这种情节的设置,必定会让习惯了爱情片温情路线的我们很不习惯,而正是这种突兀与突变,在今天这个时代,又显得顺理成章。
比起外在的因素,最不幸的一种可能是你们的爱占据了天时地利,可是最后败于彼此的性格。
时至今日,看着他们演着自己的故事,才发觉,是呀,那时候的爱是个死结,无路可走,分开是个必然。
齐格蒙·鲍曼说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是一个“液态”的世界。所谓液态,就是像所有流体一样,它无法停下来并保持长久不变。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里男女主角纯洁如故,故事设置了十几年的跨度,他们最后没有修成正果,却是在讲述一个关于“得到”的故事。
《我想和你好好的》里,故事的跨度只有几个月,将人在爱情中是如何的变动不安描述的淋漓尽致,N次的床上缠绵,却是在述说一个怎样“失去”的故事。
《那些年》里是对曾经那个纯粹的年代的缅怀,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个圣洁的、永恒的十六岁,被永远的封存了;而《好好的》里面女主所有的极端、所有的偏执、所有的自作自受更像是对这个冷静、世故、无法把控的世界的抗争,一种明知无法获胜的对于这个真实而残酷生活的绝望的抗争。
于是懂了,高中的爱恋只是守护一朵花,恰巧经过了她的绽放。而大学的爱恋,绽放的过程中需要更细心的剪裁浇水,是一种修行。
在一段不成熟的爱恋里,我们喜欢用冷战去宣誓主权,你不找我,别以为我会来找你。
西蒙·波娃在《越洋情书》中写了一段话给她的情人:
我渴望能见你一面,
但请你记得,
我不会开口要求要见你。
这不是因为骄傲,
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无骄傲可言,
而是因为,
唯有你也想见我的时候,
我们见面才有意义。
我们以为对方骄傲,对方以为我们骄傲,其实,我们都是自卑的,因为自卑,所以孤独,不愿主动,人心就是这么复杂。
“有人说:女生到社会上会遇到比学校更优秀的男生,而男生很难找到比在学校更好的女生。”
这句话的理解我想应该是这样的:男生在校园都还不成熟,相对同龄女孩而言会显得放不开,但在社会上,很快男生就变的优秀多了。这说明大学几年是男生成熟、修行、认知的重要时期。
毕业季即分手季,总有它存在的道理。以前觉得爱情被现实打败,是因为爱得不够深。后来才发现,爱情被现实打败,是因为一直活在理想里,不知道现实有多现实。
爱情怎么来都行,可生活不同。相恋怎么美都好,可走到最后不同。
如果一个姑娘愿意在你一无所有的年纪将自己的青春送上,将来分手时请一定不要说是因为不爱。如果一个大兄弟愿意将生活费攒下来给你惊喜,将来分手时请一定不要说是因为他给不了你想要的。
颠沛流离,有人在兵荒马乱之际折半面铜镜,辗转流年,终得破镜重圆,说的是乐昌公主和徐德言;邂逅相逢,有人以玉杵为娱,波澜迭起,最终仍能佳偶天成,讲的是裴航和云英;姹紫嫣红开遍,有人凭一纸画卷,生生死死,有情人终成眷属,道的是杜丽娘和柳梦梅。
而在大学里,陪伴就是最长情的告白,就好像现实的城市如雾中的风景,隐隐地散发着忧郁的美,承载着的却是没有承诺的美...
高中的时候,小伙伴问我,你的爱情观是什么?作为单身狗的我想了一下,脱口而出:“等到风景都看透,我陪你去看细水长流。”
他们笑的合不拢嘴。
我渴望爱情,但不祈求爱情。我慢慢的找寻它,在它未到之时,充实自己,享受孤独,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一个人的世界并不孤独,因为制造羁绊的同时还多了一份束缚。
在爱情靠近之时,看清自己,找一个舒服的人共度一生,在不迷失自己的同时,在对方的身上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
因为在爱情里最骄傲的就是逢人必说的那句“你知道吗,我在很努力很努力的变成一个很优秀的人的同时,她也在很努力很努力的成为一个很优秀的人。”
那个时候我想表达的其实就是:岁月不会停下来,但有些东西我愿慢慢等待,因为我始终相信,缓慢、平和、细水长流的力量。
只是当年没人知道我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大学里,爱情是一种常态,也是一种修炼。
就像《修炼爱情》里说的那样:快乐炼成泪水,是一种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