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茅草房。
61年我们的父亲去世了,那年他64岁。
父亲名子纲,字部经,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史系。
他是山西文水县石猴镇人,家里是开钱庄的,是独子。
听我二姐说解放前及1949年前,我家住在XX市中农小学内。有一排房子,房子挺大,地板是红色的,窗户是玻璃窗,外面有个喷水池的小花园,旁边有个小堰塘,水面有几只鸭子游来游去,后面有一片小树林,还有几株芭蕉树。夏天的晚上可以在树下乘凉,抬头望着天上的星星,一阵凉风吹来很是凉爽。房子的上面盖了很多茅草,但下面是瓦,冬暖夏凉,住在里面很舒服。
那时候我家经常来客人,每次我妈妈都在厨房里忙着炒菜,我爸在客厅里忙着招待客人,炒好的菜就叫我不满七八岁的大姐给客人们端上桌子。在这个端菜的过程中,大姐就会一手端,盘子一手偷偷的用拇指和中指夹住一块肉放在嘴里,偷偷的抿着,然后快速的把菜盆放在桌上,转身就吃。每次看到这个镜头,妈妈就会装着没看见的样子偷笑。
天天招待这些我都不认识的客人,让小孩偷吃一块也是应该的,妈妈心里想着。
可爸爸呢,却和客人们聊着他们大人们的事,看着桌子上摆上的酒菜,冒着热气腾腾的烟,还是感到咱们家的温馨和父亲那种北方人的豪爽和健谈。
在文革时期,我二姐在一所大学任教,有人批判他是革命的对象,我姐说我们家住的茅草房,应该是贫农家的孩子。
(二)由“书房”引出的故事。
解放后,我爸成了一名中学老师,主讲历史。
因为他浓重的山西口音,学生反映根本听不懂他的课程,只好改行当了学校的图书管理老师,可以不用讲授课本,只和图书打交道。从此以后一个一直从事教育的人改业做了图书管理员,购书、编制、分类、上架,是他一生最后的职业。不过他喜欢读书,讲述书籍,讲述历史,摆弄图书,整理书架,成了他最后的人生追求。
他的房间有一张大床,大床上挂着蚊帐,蚊帐的后面有一扇窗户,床和窗户之间靠墙有一个很大很高的书柜,书柜里摆满了书籍,那里会腾出一处很大的空间,我们可以经常坐或爬在那里看书,因为那里很亮堂,而且可以随意隔着蚊帐往外看。外面的一切都很清楚,而外面看里面却是隐隐约约,让我们感到很安全,可以自由自在的现出本来的样子,不用装模作样地做出一副庄重的神情。因为我家都是女孩,家庭教育还是蛮严格的。
我那时刚上小学,没能认几个字,但我从那时起就翻阅了《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苦菜花》,《洪湖赤卫队》等等当代的小说,虽然不能完全看懂,囫囵吞枣的读懂大概,却也尝试着把故事情节记下来,在姐姐们讲述故事的时候也能插上一嘴,以表自豪。
爸爸也经常给我们推荐一些好书好文章。讲一些历史故事,高兴的时候会大声哼唱京戏,真有那个味儿,他还有门特殊的手艺——剪纸人。他把一块硬纸板不用绘图就用剪刀,剪成古代的将军、骑在鞍马上的武士,奔跑的小人,放在玻璃窗后面的玻璃上。借着灯光,用那套在小人身上的木棍活动起来加上解说词,这就是我爸在家里能让我们小孩看到的家庭木偶戏,想起来都挺开心的。
还有件事就是一辈子都藏在心里,从来没有问过,但在自己心里(可能是我们五姊妹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小故事。
爸爸和妈妈年龄上相差20多岁。就是我妈妈20多岁的时候嫁给了我爸,不过从古到今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有他的魅力才会有奇迹发生。
我父亲是山西人,父辈是开钱庄的。开始,我很迷惑,钱庄是什么样的职业。我翻阅过一些史料,有专家总结说,在19世纪以前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些地区,而竟是山西,直到20世纪初,山西仍然是中国的金融贸易中心,被美国传记学家称为中国的华尔街,我说这些有什么用,但这确实是中国的史料也就懵懵懂懂接受了这样的解释,不难看出这就是什么意思了,这就是乡下的银行。
难怪有个叫《乔家大院》的电视剧,写的是民国时期的山西巨商。
我妈妈是重庆人,父辈是码头的搬运工人,我外婆一共生了14个孩子,只养活了两个,一个是老四,一个是第十四,我妈是老四。
她有一双大脚,据说小时候她们那代人女子是一定要裹脚的,古代有三寸金莲之说,她的父母是一定要给她缠足的,不然会嫁不出去。结果她小时候非常任性和顽皮,把缠着双脚的裹布偷偷地用剪刀剪开,离家出走,所以就是一双大脚,外号曾大脚。
她没有上过学,也没文化。是和我爸结婚后生完三个孩子,我爸送他去学堂读书,上学才有了“简易师范”的文化程度,还让她去当教书先生,所以才有了解放前后的小学教师的资格。这给了她一生的宝贵财产,受益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爸爸是一个非常开明、很有道德修养的,很有见识,很有远见的一个负责任的男人,我非常敬重他。
直到母亲逝世,她也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小时候,每逢过年我爸爸总会收到一批从山西方向寄来的包裹,是用木箱装的,有牛肉干,五香豆腐干,还有一些山西汾酒和竹叶青,我想这些东西可能是他的前房或者儿子寄来的吧,谁还有这份古老的孝道呢。
这个事我们从来没有打听过,也不用问,有什么好问的,只管吃就行了。
这些小时候的趣事有时会浮现在记忆里,虽然是零星的点滴,我会想念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