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马上面临幼生小的问题,最近也是正在持续整合各种讯息资料,希望能优选一个教学质量相对好一点的小学,然后顺利划片幼生小、小生初,自觉坐上了教育直通车,有了更多弯道超车的机会。这算是做了一个一劳永逸的选择。相信和大多数家长观点雷同。
除了关注学习,我们到底还需要关注些什么?
最近总是被一个问题困扰,面临孩子起跑线教育问题,看到了太多家长无不殚精竭虑,各种素质教育拓展班马不停蹄,有的是孩子自愿而为,有的是家长违背孩子意愿,自求心安理得而为。困惑,作为家长,我们到底应该如何陪伴孩子这一段不可逆的教育旅程。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简单实际的说大概就是:读完书后,能在社会上立足,找到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同时,孩子别误入歧途,能健康成长。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家长心之所盼。除此之外,还希望孩子可以拥有更宽阔的眼界、更丰富的学识以及更乐观的心态。
成绩好不一定混的好,教给孩子做事的方法
上次和一个朋友聊天,她是清华的MBA,公司高管,本是脾气急躁之人,高龄得子后,更多心力倾注于孩子身上,也顺之变得非常得平和耐心。与之探讨她的教育理念,她坦言言:自己以及周边很多人都是从名校出来的,太多实例证明:当时成绩好,到社会上真的不一定混的好。不要一味盯着死学的成绩,更多的是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她自身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深植一个概念:“成长是一个过程,一切都会过去,要有耐心”。发生任何事情,先接受孩子得情绪,随后再让他领悟其中之道理或者做事的方法。比如,孩子玩乐高,自己垒了一个“T”形,但因为单个支柱太高站不住,孩子便生气了。这时候妈妈就会建议他金鸡独立站起来尝试下,一条腿支撑与两条腿支撑的区别。给他讲解问题的原因在哪里,同时引入结构的概念,给他讲形状、力学等等。可想而知:孩子不仅愉快的解决了当时的问题,同时也以点带面吸纳了更多元的知识。关键是渐进式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自信。一举多得。
以身垂范做好榜样,自我教育是父母必生的课题
表弟年方26,待业闲赋,历经三年高考之后就读三本,毕业后又自费进修计算机、驾驶证等专业内容,求学之路貌似努力上进。而后从业经历跌宕,托哥儿们找工作被骗8000大洋,自此开启了不是在换工作就是在换工作的路上的生活模式。后来沉迷德扑,各种逢赌必输的消息不绝于耳。父母跟着干着急,批评教育不断。可说浅了,无济于事;说深了,人家一拍屁股演了一段离家出走的苦情戏……教育这事儿真真儿陷入了死循环。
当父母渐渐老去、为孩子搭建的避风港越来越飘摇时,此时幡然意识到被过度庇护的孩子根本无法自立,对父母有的不是感恩孝顺反而是更多的贪婪索取——没有比这件事更让人绝望的了。
反观,表弟在成长过程中,家庭的教育环境怎么样的?用“一家子麻星”来形容并无过分之处。搓麻这项娱乐活动贯穿家庭生活几十年,在孩子求学阶段,忙着搓麻的妈妈没空悉心照料孩子的生活起居,通常牌桌上仍几块钱给他,自己买点零食充饥……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父母没有以身垂范,做榜样,自身没有进步、同时又超级迷恋赌博的快感,间接培养了孩子扭曲的价值观和兴趣习惯。哎!以前不用心,以后不省心。真的好像一个轮回。
孩子喜欢“有力量”的父母,这个“力量”到底是什么?
虽自己已是而立之年。回首多年的家庭教育,觉得我的父母给我到的更多的是养育而不是教育。父母对我实行放羊式、三“不”管理政策,“不闻不问不管”,从小到大学习工作上任何大的决策从来都是自己做主,基于自身认知的局限,父母也给不了更多建设性意见;遇到任何困难,经历任何孤独,基本没有求助过他们,因为觉得他们没有力量,没有正确的方法,帮不到我的。偶尔会有小小的幻念:如果成长路上,能够得到多一些指引与规划,也许能走的更好一些。值此心中总有小小遗憾。
前两天一个朋友过来吐槽:刚刚结束5年的婚姻,5年攀高枝儿的生活令两个原生家庭变成了老死不相往来的仇人,自己也被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软禁到与社会脱节、与父母朋友失联。他游离闪烁的眼神出卖了内心的不安与局促。他现在很无助,接受不了心里落差:从令人艳羡的枝头凤凰,又打回了衔泥燕的原型。他无法释怀自己的5年的沉没成本,想跟父母沟通,但也觉得有障碍,不同频,从父母处没办法得到指导性的意见,精神上的力量。探讨问题经常以争吵或者强换话题告终。矛盾依旧,问题无解。
以上种种,个人觉得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应该更有力量、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这个有力量,不是说练就一身肌肉,可以扛好多袋大米;也不是说孩子从出生到结婚,父母可以为孩子规划所有的事情,让孩子生活无忧;更不是说父母在孩子面前要表现出绝对权威,让孩子不能反驳。
但其实,做有力量的父母,并不需要我们达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他有勇气探索世界,在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去面对;或者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能够及时伸出援手,引导和帮助到他,就是父母有力量的表现。
正如李思老师所说:父母有力量最基本的就是给孩子稳定和掌控的感觉——这刚好也是安全感的两个要素。
我们只需要保持学习和成长,做到内心稳定,不焦虑,不急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在孩子碰到问题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及时伸出援手;并且对孩子的规则把握得当。
这样,孩子就能感受到父母的力量,在一个稳定可控的环境里面健康成长。
以上,针对熊孩子的教育,关注的绝不仅仅是他个人成绩的排名,更多的是让他领悟做事的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更要关注父母自身水准素养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