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听雪
秋天老,芦花似雪白。西风路过的斑驳,为谁,平添一份萧瑟?
偶见排灌渠边的芦苇临风正摇曳。听寒鸦声声,浅水岸边,不由让人想起了儿时芦花的温暖,还有芦笛的悠扬。
而今,谁还稀罕芦花?作为柴草大家都很少用了。它就在人们忽视的眼光里秋枯春发,坐看四季轮回了。
记得小时候,日子过得真是穷。冬天没有棉鞋,家家孩子穿的都是木屐。而木屐的鞋帮是芦花编的,一下雨或下雪就湿了,真是冻脚疼。好在芦花多,秋天会采很多回家。鞋里湿了就换新的。
其实,光脚穿在芦花编的木屐里虽然暖和还是戳脚的,我们幸福的是有姥姥纺的羊毛线,爸亲手织的袜子。
小时候的冬天,总有下不完的雪,而且雪很大。再冷的天,孩子们也不蜗居在家,雪地里深深的脚印总是小脚踩着大脚印,冷得红扑扑的脸上写满了快乐。堆雪人,打雪仗,玩够了回家换上新芦花暖脚。
春天来了,嫩嫩的柴叶包起了奢侈的粽子,不能敞开肚皮,只够解馋。但悠扬的芦笛声会随着挑猪菜的孩子群此起彼伏,快乐着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童年时代。
冬天,芦苇老了就砍回家,物尽其用。大的整理出来或卖或自家留用,扎成拱把当屋面板,小的扎成挂帘,乱的做柴火。
总之,芦苇是艰苦岁月里的一个温暖记忆。
七绝 芦苇
一川芦苇秀奇葩,摇曳临风醉晚霞。
犹记儿时鞋底絮,而今冷落是蒹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