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拿到书的时候,就被古韵的封面吸引:红白相间、大气简洁,有古诗词带给人的特殊韵味。至于到底多久没看诗词,我也记不大清了。上一次和别人“吟诗作对”时,还是几年前,中秋在外地,和朋友假装煽情,端着杯白开水当美酒,对着月亮来了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奔波是常态,已然也是许久没有静下心来体会诗词给予的心灵的抚慰了。
我很喜欢这个名字:花蕊夫人。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像是一个心思细腻,而且婉约美丽的女子,用巧妙的心思记录那时风光。
查了一下历史记载,花蕊夫人由来如下:
在五代十国时期,有几位被称作花蕊夫人的女性,她们不仅容貌美丽,而且能诗善赋,多才多艺。有关她们的事迹,多散见于五代至两宋的各种史籍之中,因其所处时代相同,且又均被称为花蕊夫人,她们的身份、事迹至今仍有许多疑谜。
五代十国间,被称为花蕊夫人者,一共有三人。其一为前蜀主王建淑妃徐氏(约883~926),成都人,宫中号为花蕊夫人,因其姐也为王建妃,故亦称小徐妃,姐妹皆受宠幸。其姐子王衍(世称后主)登基后封其为翊圣皇太妃。花蕊夫人与其姐交结幸臣,纳贿干政,导引后主荒戏失政,后与王衍皆被后唐庄宗所杀。
其二为后蜀主孟昶的妃子,也姓徐(一说姓费),封为慧妃,青城(今四川灌县)人,貌美如花蕊故称为“花蕊夫人”。孟昶降宋后,她可能被虏入宋宫,为宋太祖所宠。
其三是在清代学者赵翼《陔余丛考》中出现的,说这位花蕊夫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宫人,闽人之女,雅好赋诗。她于南唐亡后,被俘入宋宫,后为晋王所杀。人称“小花蕊”。
而世传《花蕊夫人宫词》100多篇,其中确实可靠者90多首,诗一卷(《全唐诗》下卷第七百九十八)归属于孟昶妃,但词中有“法元寺里中元节,又是管家降诞辰”语,中元节为旧历七月十五日,正是王衍生日,而孟昶则生于十一月十四日,可知当出自王建淑妃手笔。
花蕊夫人流传至今的近百首宫词,多角度记录了王建时期已有、王衍时期扩建的蜀宫宣华苑之生活百态,是了解晚唐五代宫廷文化的珍贵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苏泓月,金陵人,学者、作家,现居北京。著有传记《李叔同》、中国古代音乐名物考《古乐之美》、长篇小说《盗国》。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2016年度中国好书奖得主。
苏泓月以翔实考据、细腻文笔、灵动诗心,重新考证《花蕊夫人宫词》各家版本,辨析其人真身,破解字句之中隐匿的皇家秘密,再现中国艺术史上无与伦比的五代风华。
《宣华录:花蕊夫人宫词中的晚唐五代》将《花蕊夫人宫词》原有刊刻顺序打乱,不依原次第,依宫词所述内容,细分十二卷,从宫阙楼台、绣陌交通、良工巧物、花果栽植、宴饮行乐、应时饮馔、四时嘉节、闲情逸趣骑马射猎、歌台舞榭、谪仙冠裳、宫人日常诸方面入手。以宫词本身为原点,根据关键词,一首一单篇展开细述。与前蜀历史相观照,辅之唐、五代各墓葬出土实物,特别是前蜀高祖王建墓、后唐秦忠烈王李茂贞墓,北平国首领王处直墓、后晋朔方军节度使冯晖墓等。
全书以文释诗、以物造境,以98篇词清句丽、融合考古与训诂的精致小文,辅以近300幅来自唐五代墓葬出土文物图片及唐宋绘画,重新注解98首花蕊夫人笔下蜀宫如迷楼般的繁艳胜景,再现晚唐五代时蜀宫宣华苑之中鲜为人知的绮丽与繁华。
杜甫有诗云:“花萼夹城通御气,美蓉小苑入边愁。”安绿山起兵造反后,唐玄宗于楼上设宴置酒,遥望芙蓉苑和宜春苑,想起从前常常由夹城至苑内游幸,如今歌舞罢停,凄怆不已。
新君宫人内苑游宴寻乐。曲径通幽,花鸟鲜盈,极具皇家内苑的精妙所在。回到花蕊夫人宫词里,天下仍是太平春。
这样飘然于世俗之外的女人,甚是惹人心生欢喜。
诗词方面,韦庄、毛文锡、李珣、牛峤、魏承班、欧阳炯等前蜀文臣作品与花蕊夫人笔下情境互相照应,尽可能还原当时的蜀王宫宣华苑生活原貌。
壁画、砖雕等作品都为佐证花蕊夫人宫词起了重要辅助作用。
五代处于中国艺术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上承唐、下启宋,如前蜀王衍时期的年轻画师黄筌,之后主持后蜀翰林图画院,至北宋,黄家样式成为院体花鸟评判准则。五代画迹大多不存,宋画中尚留些许唐风遗韵,故图兼采以佐补之。残砖、片瓦、苔痕、都让人得以窥见些许几乎淡没于历史中的宣华往事。
花蕊夫人经常以物品暗喻锦绣山川,似乎暗示这一切并非人间实像,繁华一梦,譬如朝露。
在许多场景里,关于皇帝的真容,或远望,或近观,或背影,恍惚瞬息即过;而花蕊夫人自己的形象,自始至终不见一字描写,她仅是以一双明慧的旁观者的眼睛,操持纤丽笔墨,记录下所见所闻,留与后人评阅。
腹有诗书气自华,能在宫墙之内,把世事看得如此通透、却对万物充满敬畏和热爱的花蕊夫人,也实在可爱。
细细品来,这一本《宣华录》宫词,仍让人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