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完泰山,当晚,我和友人马不停蹄乘坐23:33的火车去青岛,由于只抢到站票,可怜的我们站得瞌睡直流.........不得不夸一下热情、仗义的山东人,一位善良宽厚的山东大爷借我一张小马扎,简直算是救命稻草呀。幸好是终点站,后面几站我们也找到空位坐下啦。
早上四点半,火车到达被誉为“东方瑞士”的青岛。青岛旧称“胶澳”,别称“琴岛”、“岛城”。青岛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际性港口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世界啤酒之城、世界帆船之都,也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相信青岛之行一定不会令人失望的。
走出火车站,眼前整座城市雾茫茫一片,清晨的雾气很快打湿我们的衣服、头发。火车站旁边便是青岛的标志性建筑物栈桥,第一次近距离靠近大海,白雾茫茫,虽然看不清海水颜色,只听见一阵接一阵浪涛声,比江水声响。
我们先找了旅馆,放下行李,洗漱一番。火车站附近的旅馆还挺便宜的,出乎我的意料。爬山的后遗症开始出现了,两脚好像灌了几百斤的铅般沉重,大白天,两人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几个小时。
下午,我们乘坐公交在市政府下,进入五四广场,游客很多,一望无际的海水,或许因为阳光不够强烈,海水是深绿色的,风中带着一股腥气。经过彩虹桥,有几处贩卖工艺品的小摊,珍珠项链,贝壳,沙画小瓶,帽子,明信片等。继续往前走是奥帆中心,一艘艘船舶停在港口,十分壮阔。生平第一次遇见大海,大家激动得久久难以平复,海鸥在海水上空来回飞旋。此刻,我的脑海中浮现海子那句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难得近距离亲近海洋,所以,我们咬咬牙花了几个大洋乘坐了一次游船——蓝海珍珠号(160元/小时)游览了三湾,海面壮阔,海风很大,船呜呜直叫,划出一道道巨大的白色浪花.....远处的高楼大厦仿佛变矮了,远山仿佛如梦如幻,旁边那些小艇更加渺小。面对壮阔的大自然,无知的人类多么渺小啊!
五四广场右边是八大关和栈桥。五四广场没有供游人游玩的沙滩,栈桥旁边有条小道可以下去近距离接触大海。栈桥桥身从海岸探入如弯月般的青岛湾深处。桥南端筑半圆形防波堤,建有民族形式的两层八角楼"回澜阁",游人伫立阁旁,欣赏层层巨浪涌来。桥北沿岸,花木扶疏,青松碧草,游人可以坐在石椅上休息,观赏海天景色。
栈桥旁边还有一个景点值得一观——被称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的天后宫。“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青岛天后宫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正殿内供奉天后——妈祖。这尊妈祖像是由整条樟木雕刻而成的,并且在妈祖故里莆田开光分灵,高2.8米,是目前世上最大的木雕神像之一。
为什么说青岛是一座非常受人欢迎的旅游城市呢?当我在八大关找不到方向时,一问路,竟然发现很多人都是外地人。
所谓"八大关",是因为这里有八条马路(现已增到十条),是以中国古代长城著名关隘命名的。此处是著名的别墅区,人称"万国建筑博物馆"。
在这片区域中,有200多栋建筑,包括了俄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和丹麦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青岛的建筑大都是依地势而建,尽量不刻意平坦、规整、也达到曲径通幽的雅意。这些不同的道路上有着不同的树木,例如春天韶关路盛开的碧桃,夏天正阳关路怒放的紫薇,秋天居庸关路金黄的银杏,这里一直都是游人如织之所。八大关非常洋气,有点类似上海,加上碧海蓝天,美味的海鲜。每年有无数的新婚夫妇慕名来这里的海滨和绿地上留影。如果全部游览这些景点一圈,十分考验体力,建议大概花2天时间慢慢闲逛。
早上八点前和晚上八点后,青岛整个城市雾气很浓,空气很潮,我发现海边其实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白天紫外线很强,青岛人皮肤都是黝黑的。出游的朋友,一定要注意防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