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两个字――静气。最伟大的教育,是教师和家长身上流露出来的平和宁静,即“静气”。
一、灵魂深处的东西,总是安静的。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静气”这个词语,是语言描述不了的,只能感应到,因为,灵魂深处的东西,总是安静的,它就在那里,不言不语、不动声色,然而气韵生动、暗香浮动。
静气,是生命状态的理想境界。人有静气,脚下皆是净土,物有静气,其气场自在,让人沉稳恭敬。
一个人有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简单说“一个人有没有文化”,主要体现在,当他坐在你面前时,他的存在是否可以让你安心、清晰、有安全感。而这种影响,都是非语言的、非行为的,而是一种静气,直抵心底。
静气,可以说是来自灵魂深处的一种淡淡的香味。而教育者修行的最终目的,就是修出一种静气。
二、离世俗和现实远一些,离神圣近一些。
大多数人,心都在低处,与世俗、现实、功利、浮躁纠缠在一起,所以难以形成静气之状态。
如果心在低处,眼睛天天就会只盯着机会,看看哪里有好处、有利益、有机可乘,心都被它带走了,“不知止而不能定”,心都定不住,四处漂浮,何谈静气?
静气,就像一片叶子落在平静的水面上,心神专注,静以托付。静,可以让人沉潜、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也可以让人驾驭好自己、始终处于自如境界。
身,可以在低处,在世俗中锻炼、磨砺,但心必须始终立于高处,离神圣近一些、再近一些,如此,当身与心拉开距离时,就会形成一个从容、宁静、自由、舒服的空间。陶渊明诗云“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里的“远”,内涵极为丰富,反复体会之,将受益匪浅。
静气,还在于时时克服浮躁、拦截私心。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别人利益的人,而精明是精细考虑自己利益的人。浮躁的根在这里。
静气,在实践中表现为“只问耕耘,不问结果”,很多人是反对的,不问结果,还耕耘做什么?事实是,问结果是问不来的,只能问耕耘,什么时候有结果,死了的时候就有结果了,即“盖棺定论”。《大学》中讲“知其先后,近乎道也”,耕耘和结果,谁在先,谁在后,这是一种内心的秩序,是大德,更是接近道的一种智慧。
三、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谈到静气,有人会说,如今周围的空气都是浮躁的,我怎能把气息静住、定住,怎能独善其身?
儒、释、道,不约而同都指向一个词――心性。养鱼养水,养树养根、养人养心,养出一身的静气,其本质是用文化来涵养自我心性,而非外求于外在环境或他人,圣人云“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向内求,即可到达矣。
今天新华社发文,标题是:听蝲蝲蛄叫,还能不种庄稼?文章内容虽是讲中美关系的,但人的心性养成,何尝不是如此?“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本体或本性的稳重与独立,才是修成静气的根本力量,而外在的“蝲蝲蛄叫”,以及红尘世俗中的苦与难,正是用来磨砺我们心性的良药。
“树欲静而风不止”,你控制不了风,风也影响不了树的自在,甚至让树在婆娑中更显潇洒,是为“玉树临风”。
静气的真正敌人,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主要是自己的“喘”,气喘吁吁,气喘不止,即便想静气,也静不下来。当心还在低谷中,与一时的得失、功利、浮躁纠结在一起时,就会非常痛苦、纠结、不舒心、不安心,化不掉,表现出来的就是“喘”,上气不接下气。
而当心在高处,身可能还在红尘世俗中,就会止“喘”,一切不好的东西来到面前,你都可以化掉,达到心平气和的良好状态,若持续地保持这种状态,人身上就会形成一种格外强大的气场与格局――“静气”,让接近你的人一下子静下来,甚至安心、清晰、释疑、温暖。
“静气”,本质是一种文化,就是:来了不好的东西,你都能化掉,用什么来化?用文来化,所谓“文化”是也。最终只有文化才能解决一切问题,所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应当是教育者的最大之志向、一生之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