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小云。好久不见,听说你参加了读书营最后一期的终极主题营?
恩,是啊。若不参加,估计这一年的社群回忆,就留在最初的时候。
那现在感觉如何哟?
我啊,剩下最后一块石头没放下,处理好,我就可以继续好好生活了。
看来到现在,还是觉得社群和生活是天平的两端呀~
恩,还是会有这个感觉。所以在主体营最后一场分享,非非老师说,“把社群当做生活的训练场,把生活当做社群理念的实践场所”时,真的一下子打到我的内心深处。因为到现在,我还是很难做到。
听你这么说,在主题营期间,还是有所收获的嘛~
收获肯定是有的,不过就是小小的感觉,谈不上多大的成长。
有感觉就是不错的。要不我来问几个问题?
恩恩,可以啊。
第一,你是否完成打卡了?
当然了。虽然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主题营,但前几次的玩法还是有所了解的,加上这次的规则很明确,所以我选择在第二天12点前完成打卡,全部。
喜欢你这种说到做到的感觉。是一开始就决定早点打卡,还是做着做着就习惯了?
其实我是一开始就决定要提早完成的,毕竟其他勋章我获得的可能性不大。在这一部分还是能主动做到的。
不要妄自菲薄哟。那顺着这个话题,第二个问题,在打卡期间有什么难忘的瞬间吗?
有的有的,比如自我设限带来的专注。第一场分享是周日,意味着周一就是第一次打卡,所以我会选择听完分享的当晚就输出文字,隔天进行修改和录音,然后上班。打卡节奏本来是很稳的,一到周末,整个状态就松弛。听完分享,没有立即输出,想着明天还有时间。但第二天输出的效果,不太好,而且好赶啊。
所以第一个周末之后就选择第二天输出的节奏吗?
没有的,一到工作日瞬间切换成最初的状态,当晚输出,隔天打卡。我都觉得好神奇,大概是知道第二天没时间在12点前输出,所以晚上基本文思如泉涌哈哈。
看来,适当的限制很有效果啊。那除此之外,还有啥?
输出习惯的坚持。这十天的打卡文,任何主题我都把它拆分成三点来说。比如关于成长的三个维度,时间给出的三个答案,知道做到的三个体会......在这个过程中,我看了最牛和优秀的文章,或文笔优美,或逻辑清晰,或结合自身实际。我想根据这些标准去改,去调整,但最后选择坚持。
这里面是有什么故事吗?
恩恩,有的。小灶期间,我参与过最佳的推选,获奖的老铁都是自成风格。我当时也想改变,但是改着改着成为四不像。所以这次,虽想过改变,但仍想挑战自己,看能不能一直以“三点”来论述我的观点。
另外,写作风格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更不是一篇两篇就知道自己适不适合,擅长与否,所以,这次选择不变。
以不变应万变,也是一种好选择啊。我记得你说过,当时是被猫叔的“文成三点”所吸引?
是的啊。加入小灶的时候,最初的晨读感悟都是这个格式,不过后来就没坚持了。这次,才十天,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一次,也不错。
那你有没有想过成长记录也按“三点”哈哈哈?
有的,所以我只会回答你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问题,你看如何鸭?
啊啊啊~那我要来浓缩问题啊~~好吧,第三个问题,2018年读书营的经历,你的收获是什么?
一个有些难过的话题。
咋啦?
从内测营,到退出,到重逢,再相遇,我知道错过了什么,也知道在现实生活选择了什么。
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就是一种自我肯定啊,怕就怕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吗。
恩恩,谢谢你。
读书营让我知道,在世界上,有一群人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断奔跑,有一群视书如命的人,有一群渴望变好,并通过践行不断变好的人。即使我没有身处其中,没有参与,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意义。
若说最大的收获,则是“成功是成功之母”,不要轻易失败。第二次见这句话是吴军老师的《态度》,第N次见是奕晴的碎碎念,然而第一次见是大概两三年前,一场讲座老师说,要累积成功的经验。
不要轻易尝试失败。内测期间,是21天重复读一本书。我借口花时间在运营,所以连第一遍都没看完。我在9月份,想开启重复读书,看了一点,坚持不下去。其实第一次,我本可以,不是吗?在第一次接触的时候,做到了,不管是内在的信心,还是做事的经验,都为下一次起航打下基础。
就像自己,在4月份开始100天33本书玩法挑战,虽然没达到33本,但是看完并输出读书清单那28篇,我知道自己是做得到的。这小成就,让自己意识到,知识能给自己答案,如果真正践行,会获取更大的能量。
亲爱的,谢谢你愿意和我分享。我知道最近因为打卡,状态有些差了。
也谢谢你的感知。
没关系,因为你再次为自己积累一点小成就,你可以做到的。谢谢你,在2018年没有放弃自己,也没有放弃我,我们一起陪伴成长,去爱、去经历、去体验!
比心~我们一起做真实的自己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