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札记3

    《瓦尔登湖》作者梭罗在1845年的春天,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建起了一座木屋,和动物们为伴一起生活,事事自力更生。才写出了这本《瓦尔登湖》。

      在其中一篇文章《种豆》中,梭罗表达了自己能像普通农民一样付出劳动,并收获的喜悦。他并不是为了自己生活的需要而种豆,而是为了自已的自尊心。通过自己亲自种植,收获豆子,并将多余的卖出,梭罗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劳动所带来的人生的快乐,他想看看自己一人独自隐居,可以如何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幸福。


图片发自简书App

    梭罗性格中最吸引我们的可能就是那种与我们的性格最不同的东西,就是他整个人的独特性。隐居的梭罗就像个个隐士,他可能时常觉得那山、那水比那人更与他相投,山川草木均是他的知音,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们都是梭罗的知心朋友。

      梭罗试着自己光着脚丫干活,给豆子除草松土,他独自一人慢慢干着活,像他说:

      “这就是我的日常工作。因为我既没有牛马相助,也没有雇短工或者童工帮忙,更没有采用改良农具,我干的活儿非常慢,这么一来我就跟豆子相处格外亲昵。反正用手干活,哪怕到了做苦工的份儿上,也许断断乎算不上赋闲的最坏形式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即使别人已经在锄地,只有他还在种豆;过往观光客拿他的豆子和一路上看到的庄稼对较,他也不气垒。

    8.75美元,这是作者在林中种豆的收获。但是他实际上所获得的东西价值远远超过了这8.75美元。关于种植、锄地、收获、打场、拣拾、出卖的经验,了解豆子以及品尝它们,在劳作的时候与自然的交流和与历史的沟通,梭罗在种豆时,也种下美德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耕种劳动是农民的日常,梭罗在种豆时也拉进了和农民邻居们的距离,体验了真真实实的淳朴隐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要接近上帝和天堂, 莫过于瓦尔登湖—— 我居住的地方。 ——亨利·大卫·梭罗 宁静美丽的湖泊,一所自建的小破...
    陈汐xwsf阅读 2,972评论 0 3
  • “最富有的时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贫穷的。吹毛求疵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一个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过自得其乐的...
    蔡博晗阅读 3,561评论 0 1
  • 大自然既能适应我们的长处,也能适应我们的弱点——题记 我认为梭罗在这本书中写出了他对瓦尔登湖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心得与...
    傅静琳阅读 4,758评论 1 12
  • 看完瓦尔登湖这本书,我们沉思良久。作者在瓦尔登湖旁边隐居于世,却可以写出如此看完令人反思的一本哲理书,也正是因...
    黄厚泽hhz阅读 1,852评论 0 0
  • 昨晚改稿子太晚了,补上牡丹园闺女的摄影作品欣赏吧!
    徍音_阅读 1,33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