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孩子去看了一场关于校园欺凌的电影《少年的你》,感受颇深。
一感:前些年校园欺凌事件屡有发生,可是很多时候都采取大事化小 小事化无的态度。有关部门不愿承担应有的责任,把事情推给学校,学校推给老师,老师推给家长,并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态度!我是一位老师,更是一个妈妈,我不能想象如果我的孩子也遭受了校园暴力,我会如何处之?整部电影我是留着眼泪看完的,而且看完后还是泪流不止。
二感:虽然这部电影是反应校园暴力的,但欺凌现象又何止于校园呢。校园暴力只是社会暴力、社会欺凌的一个缩影而已!为何会屡屡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仅仅是社会和学校的原因吗?家长有没有问题呢?电影中的欺凌者和被欺凌者都是拥有一个不怎么健全的家庭!主人翁陈念没有父亲,有一个靠卖假面膜为生的妈妈,负债累累,不敢回家,陈念的唯一希望就是考上一个好大学来改变自己和母亲的命运,她们憧憬着未来却艰辛的活着;刘北山,父亲跑了,母亲为了嫁人丢下了年仅13岁的他,从此变成了一个没人疼爱的小混混,仅仅只是被打后,陈念的一句“疼吗?”便愿意为她背负杀人的罪名,我不否认他们的友谊,但是正是因为感情的缺失,别人的一句话就能把他感动的愿意付出所有,这是多么可怜呀!还有欺凌者魏莱,家庭条件好,人长的漂亮,成绩又很好,她怎么能成为一个恶人呢?影片中魏莱为了怕再复读求陈念不要报警时,讲到她父亲因为她之前复读的事,一年没有理她了,这是一个对感情对亲情多么冷漠的人呀,在他眼里成功比女儿还重要,连魏莱死后的尸体都不愿多看一眼,这怎样的父亲呀!在这样不允许失败的冷漠家庭中,她需要找到一种平衡,在父亲身上找不到存在感,在欺凌同学时找到作为成功者的感觉,这本身就是一种变态的想法。影片中的欺凌者和被欺凌者都是受害者,都是家庭不幸福导致的,所以成年人要考虑清楚再结婚生子,给对方给孩子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三感:最近未成年人犯罪的事件还是屡见不鲜,甚至有些孩子公认叫嚣:趁着还没成年赶紧犯罪,反正又不判刑!国家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不应该是一些可怜的需要被保护的孩子吗?怎么倒成了一些坏孩子的“保护伞”?而且有些孩子除了年龄上还能称之为孩子外,他的心机甚至比成年人还可怕,他的行为比成年罪犯还要凶残,他们熟知法律,他们知道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这是何其悲哀呀!希望国家能尽快找到一个适合制裁这类罪犯的途径,让那些受害者的血不要白流!
虽然阳光下不免会有阴影,但随着地球的自转,这些阴影也会被阳光照射,无所遁形!即使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但也有人依然仰望星空!希望少年的你们不要放弃希望,因为只要足够努力终究会迎来曙光!希望成年的我们依然如同少年,不遗忘、不放弃,保持一颗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