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刺激一点,惊险一点的游戏似乎是男孩的天性。
戏水是孩子最容易参与的一个项目,在河边脱个精光就下去了,再多点花样就是带上一个蓝球、一个轮胎,增加点戏水的佐料。慢慢地,这些东西也玩腻后,一群小孩就想着来一点更刺激,更惊心动魄的游戏项目。
城西有一矮山,山下面有一条河,它是汇入主干河道的一条支流,在矮山的不远处建了一座拦河坝,被阻拦的河水,在矮山下面形成了一个湖。那座矮山被称为“狮子墩”,它临河一面是峭壁,有岩石伸出形成若干不大的台阶,有的仅可以勉强落脚,从山顶到湖面的高度至少有十多米高,它形成了一个天然的跳台。它离我的老家很近,只有一里路左右。
盛夏的一天中午, 在三舅、四舅及街坊伙伴的邀约下,我们结伙偷偷跑到“狮子墩”。到了那儿,发现来跳水的孩子并不止我们一伙,他们早就捷足先登了,正在轮流攀岩上峭壁中的天然跳台,向湖面跃下,传来一声声“梆梆”的闷响。
那叫“狮子墩”的山,横看竖看也不像狮子,大概是圆形山顶上岩石上面长着些茅草像头发,配上湖面上嶙峋石壁,和突兀伸出来的跳台有点像鼻子。给它起名的先民也太抽象派了,先民们除了见过衙门前的石狮之外,活狮断无见过。可见我们的先民更有想像力,心中有狮哪儿都可以有狮。
我们涉过拦河坝下面的浅水区,在峭壁对面的沙滩纷纷褪去衣服,迫不及待地冲入水中。大点的孩子穿了条内裤,小一点的则是光溜溜地祼泳,也不知道害羞。大家都奋力向峭壁下的一块大岩石游去,从半山腰“咣咣”跳下的男孩在身边激起起巨大的水花,泼溅在脸上都感觉到它的冲击力。两个舅舅率先游到了对岸,我是这群孩子中最小的一个,游得最慢,他们看着我慢腾腾地向湖边的巨石游来,候着准备我拉一把。
不要以为舅舅的年龄是很大的,他们也是孩子,比我大不了多少,那时舅舅比外甥小的也有,母亲在生小孩,外婆还在生小孩。舅舅成了外甥的玩伴,外甥带着舅舅玩的也有,外甥生气揍了舅舅也很正常的。
岩石上挤满了等着爬上跳台的小孩,跳台上的小孩正在从上面跳下来。水面上的落点必须清空以后,跳台上的人才能往下跳,否则就可能砸在先跳的人的头上了。年龄大点的孩子头领们自觉地维护着这守护安全的规矩,协调着,指挥着,维持着秩序。
跳台天然分成了四级,最低一级,就是水边那块落脚的大岩石,那是为初学者、恐高者天然的适应性平台;第二级是半山腰上的一块岩石平台,能容纳几个人站在上面,离水面大约有4~5米高;第三级又比它几米,它没有宽阔的平台,仅能落脚站在上面起跳,它恰好与下一级台阶错开了;最高的一级就是狮子的头顶了,它离水面最高,从这一级跳,没有台阶,起跳点离第三阶台阶还是有一定垂直距离的,没有一定距离的助跑有可能越不过第三级台阶的。
因为我是第一次来,三舅吩咐我先在第一级岩石上往下跳,高度不高,我反复在哪里跳了几次,觉得不够有趣,看着其它小伙伴们用各种姿势入水,玩得欢,心庠庠的,跟着三舅上了第二个跳台排队,在我前面的起跳的一个小孩,由于他的入水角度倾斜了,近乎趴着入水,”啪“地一声清脆的响声,就像被人用力抽了一个大嘴巴。顿时,他浮在水面上哇哇大哭起来了,同伴把他从水中拖上来,胸前已是红彤彤一大片,应该是相当地痛。
三舅教我手脚并拢,或手向上竖起,笔直入水,不然就会像前面的那小孩一样被拍伤。交待我们一定要看到你前面跳的人浮起后,游离落点后才能起跳。说完后让我们看他示范一遍,入水姿势果真很酷,溅起的水花很小,刺入水中后,水面上翻腾着一团大大小小的气泡,不一会儿,人从边上的水域浮起,我们照着他的样子一个接一个的腾空跳起,扎入水中。入水后,人在水中至少要下沉到至两米以下的深度,脚感觉到下层的水明显比上屋水要冷。由于入水时,眼睛是睁着的,没有闭上,眼睑受到了水的冲击很不舒服,入水时眼睛还得闭上。
飞翔一样的跳水体验,让孩子很着迷。都想多跳几次,开始向更高的第三级跳台挑战。
第三级,离水面已经很高了,从上面往下看让人胆战心惊,并且起跳点只是很小的一块岩石,只能容纳一个人站在上面,并且要从近似垂直的峭壁上爬过去,站到那块石头上跳下,那都得一个人单独完成,三舅胆子大,他率先攀上跳台,从十余米高的空中飞身落下来,动作非常的潇洒。小孩们有的模仿着电影中英雄人物口号,“同志们,永别了。为了新中国,冲啊!”,有的在空中摆动着手臂,踢着腿,入水的最后一刻,才收拢手脚。
我战战兢兢地站在了第三台阶的上面,光是站在上面都有点心悸,一阵河风吹来,感觉摇摇欲坠。孤立在悬崖之上,无所依托之处,很容易产生恐高的感觉,要从它上面跳下去需要一定的勇气。有道是初生的牛犊不怕虎。群体里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别人敢你不敢,就会受到孤立,受到群体的排挤。
从十米的高处跳下,落入水中,冲击力是很大的,入水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50公里。腾空那一刹那,心都感觉浮起来,那是失重的感觉,紧接着一闪,人就到了水底下,水底里面的寒冷让人打个激灵,瞬间让人打入了冰窟,在水里睁开眼晴一看,光线很暗,隐约可以看水底黄色的淤泥了,往上一看,大大小小的气泡还在身边“咕咕”地往上冒,正午的太阳,在水底下看起来就像在深洞内透进来的一一丝亮光。岩石下面更是黑漆漆的。恐怖得不敢多看,赶紧踩水浮出水面。
表现欲强的孩子们各自展示着自己的才艺。有一个精干的大孩子说,他敢头朝下从第三级跳下,让大家看着。大家都翘首观看着他的表演,只见他在岩石上立稳后,都老练地弯腰朝下跳下,双手合拢作箭头扎入水中,水花很小,声音也很小,入水后水面上留了条内裤,小孩们都哈哈大笑起,他从水里冒出来时,慌忙在水里找内裤,他在水里看到不到,岩石上的伙伴指着水面,朝他大喊“在这里、在这里”。
最后一关,三舅要从“狮子”头顶往下跳,我也逞勇跟着跳了,那真是像一只雄鹰从山崖起飞的样子,在山顶上奋力助跑一段,跃起越过下面的台阶,飞入水中。由于助跑的惯性,再加上害怕入水后沉入水底太深,入水时手略微张开了一点,向前倾了点,档部和腋下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腋下火辣辣地痛,上岸后受冲击的地方都发红了。
不知道是谁告的密,这次危险的游戏,终究被家里知道了,连祖父也知道了。两个舅舅受了惩罚,我也被父亲告诫了——再去跳水对你不客气了。这种高台野跳仅此一次,后来再也没有去过了。以后再也没有去过”狮子墩“了,一晃就是几十年。
回到童年、少年常走的桥,它仍然在那儿。惊诧地发现记忆中高大的桥,变得很小,是记忆出现了偏差,还是人的体型变大了,还是看多了更大的桥,眼界变大了。莫非这就是圣贤们不离口的格局?
或许“狮子墩”并没有十几米高。
那种飞翔的感觉印象却很深,人类最初获得飞行的体验应该是从跳水开始的。但这种野跳真的是很危险,如果姿势不对,从十多米高外拍入水中是要受很严重的伤。还有可能撞到山上的岩石,水下也是风险莫测,有可能入水后撞上水底下冲来的树枝,或突起的岩石。跳入水底的冷水区域也有可能引发抽筋,让人浮不出水面。
新闻时常报道,江上的哪座桥上又有人欲跳江轻生,现在的大桥离江面至少都有三十多米高,如果跳入水中,与水面的撞击速度为88公里/小时,这几乎和高速路上的车辆相撞没有区别,没有经过训练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比较严重的伤,也有可能是致命的,所以要救这样的落水者,千万不能跟着跳下去救,这样不仅救不了人,自己也会搭上。
夏季来临,微信群里又密集地传来了防溺水知识文章。好奇、探索、尝试、冒险是孩子们的天性,是最容易发生危险的人生阶段,儿童、青少年校园安全很重要!他们已经不可能像我们的昨天一样,如野草野花般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