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柴静:一个几乎快被遗忘的名字;《看见》:一本几乎被我遗忘的书。少说应该有五六年了,这本书没有印刷时间,让我无从得知具体哪一年买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我扔在了楼道的柜子里。
前几天无意间看了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当这部电视剧还没有在我的脑海中消失时,或许机缘巧合吧!
找东西时把《看见》从柜子里拿回家,本书总共400多页,第一天看了一章,第二天看了两章,第三天看了三章,第四天看完了后面的十四章,看完后不知道该不该输出,不输出的话似乎又留有遗憾。
记得看到第二章的时候,我哭了,因为第二章讲的是柴静在非典一线的采访记录;原以为现在的自己比较冷漠,正月十六去看中央台的元宵特别晚会,奈何眼泪没断过(幸亏是边做饭边看,不然不知道怎么跟闺女解释)。
这本书中,很多知道的、不知道的新闻事件进入我的脑子里?药家鑫事件?03年的非典?山西煤矿开采导致的环境污染?陕西的华南虎事件?柴静播两会的故事?疯狂英语李阳家暴?……这些是我有那么一点点印象的。
至于,那些因为家庭暴力杀夫的妇女?五六个初中生几天内服毒自杀的事情?那个视频直播虐猫的视频事件的女主角遭遇的网络暴力?那个本应在JD所JD却被贩卖去MY的女子?那些留守儿童?那些tongxinglian者?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04年那个本应该是冠军却将靶心打到了隔壁的靶上,让中国成为冠军的那个人?……
很多很多直面小人物的故事,柴静的镜头下从来不是大人物的慷慨激扬,他关注的是似乎是小人物的故事,说真相,不评判。
柴静改变了什么?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他/她的想法。
都有点想搜柴静所有的新闻题材来看看,但还是放弃了。或许目前这个状态就是最好的。
我们眼里,这个世界似乎很美好;柴静的看见,永远是那么残忍。
柴静的《看见》让我有看作家大冰文章的感觉。天马行空,你想进入书中,又甘愿置身书外。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但是却很庆幸自己看见,因为看见真相,才能更好的生活。
这个世界其实没那么美好,但我相信它是美好的。
2
前天晚上,看到QQ推送我在2019年的2月份写的一篇记文,关于电影《芳华》的,关于善良的。
偶然想起十年前在昆明的经历,就在头条上写了篇短文,或许是取题不当,《在云南,我受骗了》。
(点文章左下角阅读原文,你可看到微博原文,声明是我后来加上去的。)
真的仅仅是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故事,但这篇短文是我发文以来最多的阅读量,最多的评论;评论中有一大半是指责我的,说我抹黑昆明、抹黑云南,有地域歧视。
更有甚者,指责我是怎么考上研究生的,怎么研究生毕业的?
开始看到一些评论,我会去解释,后来发现无论你怎么解释,总有人再挑你的毛病,有些人言语真的够得上侮辱了,本来想对骂的,但还是忍住了,通过自嘲自己,给个笑脸。对骂,我就成他们了。
这时候我想期了高圆圆饰演的电影《搜索》,不禁让我思索我们看到的到底是真相吗?
我似乎明白了,批评他人、贬低他人似乎成为好多无聊人士喜好的事情,你受骗是你活该,是你蠢;任何时候你都必须为善,你心情不好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心情不好不做好事就应该被谴责;人们似乎很喜欢去骂自己生活的城市,但是却不许别人诋毁它一丝一毫。
当然也有鼓励我的,给我温暖的评论,在此,谢谢这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些。
我们总以为你看见的是事情的真相,可是眼见一定为真吗?未必吧!
之前不明白网络暴力的可怕,如此通过一个普普通通的短文,让我感受到了网络是如此的可怕,它像一把刀子一样杀人于无形。
假若是十年前,我发了此文,看到这些评论,我想我早得抑郁症了。
事物的存在有它的规律,现象的发生有它的本质。
我们现阶段能做的就是找规律、纠本质。
3
柴静说,她不做评论,只阐述真相,结论让给观众自己,每个人必须对自己说出口的话负责。
不做引导,只阐述观点,或许亦是我目前写作的宗旨,就像我的公众号一样,不大力推广,看见的自会看见,有缘的自会有缘;不关注,说明缘分没到,我影响不了你罢了?
最近追的电视剧《决胜法庭》似乎也有类似的真相在里面,有点崇拜检察官了,他们的工作真的很伟大,讲究事实,探究真相,给犯错者也或许是受害者最合理的、最公平的惩罚。
下面我仅仅想分享在《看见》中我的40个看见:
1、批评你不可怕,对你失望才可怕。
2、白云松有天安慰我。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3、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会忘记自己。
4、人们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
5、“同性恋是先天基因决定的。几十种羚羊类动物里面,也观察到同性之间的性行为了。在灵长类动物里面,还观察到了依恋现象,人类的依恋现象,在某种程度我们就称之为爱了。”张北川说。
6、“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纳同性恋者?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做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张北川说。
2、一个没当过弱者的人,不会提到体会到这种恐惧。经验显示,90%以上的家暴,只要在第一次发生时干预得当之后都不再发生。
3、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恶或善。但是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尖牙啃咬着他们身体的善,和着一口一口的酒咽下去。
4、Kim说,在每一次机场登机的时候,李阳一定要等到机场广播叫他名字,直到最后一遍才登机。这样“飞机上的人会知道他的存在”。
5、一个得不到爱,得不到教育的人,对这个社会不可能有责任感。
6、老头儿呵呵一笑:“说个笑话,前两年这城市的市长到深圳出差,一下飞机晕倒了,怎么救都不醒。还是秘书了解情况,召来一辆汽车。冲着市长的脸拍了一通尾气,市长悠悠醒了说,深圳的空气不够硬啊。”
7、阿甘是看见的什么,就走过去。别的人,是看见一个目标,先订一个作战计划,然后匍匐前进。往左闪,往右躲,再弄个掩体……一辈子就看他闪转腾挪活得那叫一个花哨,最后哪儿也没到达。
今天你可以失去获取它的权利,你不抗争,明天你同样会失去更多的权利,人身权,财产权,包括土地、房屋。中国现在这种状况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长期温水煮青蛙的一个结果,大家会觉得农民的土地被侵占了与我何干,火车不开发票、偷漏税与我何干,别人的房屋被拆迁拆迁与我何干,有一天,这些事情都会落在你的身上。
8、说话真不容易呢,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却希望其他人都能做公民,这样才会有人帮我们争取更多的利益、权利……。
9、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
10、你能做的,只有相信,却不能证明它的存在。
11、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12、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13、一个世界如果只按强弱黑白两分,他很有可能只是一个立方体,你把他推到另一面朝上原状存在。
14、因为所有你认为的坏蛋在心底都不认为自己错了,记者华莱士说的。
15、哥德让他的弟子去参加一个贵族的聚会。年轻的弟子说“我不愿意去,我不喜欢他们”,歌德批评他:“你要成为一个写作者,就要跟各种各样的人保持接触,这样才可以去研究和了解他们的一切特点,而且不要向他们寻求同情与共鸣。这样才可以和任何人打交道……你必须投入广大的世界里,不管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他。
16、生活就是生活,他没有站在哪一方的立场上,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
17、生命往往要以其他生命为代价,但那是出于生存,只有我们,是出于处于娱乐。
18、要是只是一次性,我也不会干,这是一个可以长期做的事,有一个群体需要,这是一个产业。就像一只耗子,溜到猫嘴边了,我只要考虑吃不吃。
19、一个过于主动甚至坦白自己内心阴暗面的人,往往会让原想去挖掘他内心弱点的人感到尴尬和一丝不安。
20、每个人的处境不同,遭遇不同,所以想法不同,你怎么知道你的底线就一定是别人的底线呢?
21、其实对动物不好的人不一定对人不好,对动物好的人也不一定对人好。
22、法律不是一个道德或是伦理问题。它的作用是制定规则,规则的意义不在于告诉社会成员如何生活,而是告诉他们。在规则遭到破坏时,他们可以预期到会得到什么。
28、现在早过了我提供观点,让别人读的年代,我们只提供信息,让人们自己做是非对错的判断。
29、我们采访完,有的官员被处分了,逢年过节还给我发个短信说。谢谢你们当年的支持,现在我已改在在哪哪任职了。
30、曼德拉说的一句话。如果因为怕别人看到就就不做自己觉得该做的事情,把它隐藏起来,那就等于说谁都不能做这个事情。如果自己把它做出来并让别人看到,那就等于说谁都可以这样做,然后很多人都会这样去做。
31、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
32、跟他沟通没有用,跟他一起行动就用创作,就是这个道理,一起做某一件事自然就融合在一起了。
33、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他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碰触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只要这样的传递和互换不停止,我们就不会告别卢安克。
34、人最大的慈悲,是给生命一个救赎的机会。
35、生命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人是可以流淌的。
36、宽容的基础是理解,我们体会到理解的基础是感受。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37、什么是幸福?这就是幸福,进步就是幸福。
38、你必须退让的时候就必须退让,但在你必须选择机会前进的时候,必须前进。这是一种火候的拿捏,需要对自己的终极目标非常清醒,非常冷静,对支撑这种目标的理念非常清醒,非常冷静。你非常清楚地知道你的靶子在哪儿,退到一环,甚至脱靶都没有关系。环境需要你偷懒的时候,你可以脱靶,这就是运作的策略,但你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标,那是堕落。
39、人不可能孤立而成,人由无数他人的部分组成。
40、水无所起止,只知流淌,但总得流淌。山高月小,它要滴落,乱石穿空,它要拍岸,遇上高山峡谷,自成江河湖海。此刻的水正在平原之上,促急的劲儿全消,自顾自地缓下来。一个温柔的转弯推动另一个温柔的转弯,无穷无尽,连石头都被打磨得全是圆润结实,就这么不知所踪,顺流而去。
作者简介:雨晴,生活在南方的北方女子,有女汉子的性格,也有南方女子的细腻。爱好写作的工科女;热爱环保公益的志愿者,爱好阅读、朗读的性情女子。微信ID:tingting-86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