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们在育儿过程中难免碰到棘手的问题,有的父母试了很多种方法,可还是没能真正解决问题,他们感到特别头疼。
有时半夜,还会收到家长朋友给我的留言和提问,可想而知,得有多心痛啊!现选取6个有代表性的育儿问题,作出相应的回答,希望对您有一丁点的帮助。
01
问:孩子7岁,平时我对孩子照顾很细心,给了他充分的安全感,为何他在家胆子很大,也很开朗,可到了外边还是胆小、不自信?
家里是一个充满安全感的场所,所以孩子在家里看起来很外向,胆子大。在学校,老师比较严厉,环境没有家里那么敞开,孩子会显得胆小一些。
另外,儿童教育专家小巫说,儿童的自信心来自生活的独立自主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其实也就是承担责任的能力 。
看来,平时要舍得用孩子,将孩子“推出去”,锻炼其动手能力。
02
问:公司派我去外地,工资待遇不错,我不太想放弃,那边还没有稳定下来,又没法带女儿去,女儿才两岁多,我又有些不忍心把她丢给老人。现在心里很矛盾,不知怎么办?
每个人的行为都会造成一定的后果。放弃养育子女的责任,其代价就是孩子要付出他一生的幸福和安宁来支持父母的这个决定。
很多童年被父母抛弃的孩子不会在童年马上表现出受伤害的症状,但这种伤害却深深扎根在心中,将来会找到宣泄的出口。有可能在她青春期的时候,你会为你今天的省事付出巨大的代价。
当然代价最惨重的还是你的女儿。她会一辈子生活在自卑自贱的阴影里,连最亲爱的妈妈都不要我了,我还值得谁来爱?对于她来说,爱意味着距离、冷漠、痛苦。她会变得嫉妒心和占有欲都很强,她会害怕再次被抛弃。
如果你依旧决定将女儿甩在身后,将来她大了,无论她的决定多么令你难受,不要期待她听你的,因为你早就放弃了这个权利和资格。
03
问:儿子明明今年10岁了,虎子妈说他儿子在家经常帮忙干家务,将碗刷得干干净净、摆得整整齐齐。我将这话说给明明听,他好像很反感,说不想和虎子做朋友了。
您讲给儿子明明听,本希望他能求上进,没想到适得其反。儿子会感觉您这个妈妈以为他不够好,不喜欢他。
妈妈经常夸奖别人好,让我感到无地自容,我没法继续和他们平等共处,那我干脆就不跟这些人做朋友了,去找更差劲的人做朋友算了,免得让我抬不起头。
剥夺一个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最快捷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在自己家孩子面前,夸奖别人家孩子优秀。
妈妈不赏识自己,会让孩子感到很失望。孩子最害怕父母不爱自己了,当正面努力不起作用时,他们就通过负面努力来排除父母不接纳自己的行为,例如疏远那些家长认为优秀的孩子。
家长应该把目光多放在自己孩子身上。多看看自家孩子身上的优点,不要吝啬您的赞美之言,只有当孩子的正面努力被看见时,他才有动力继续努力。
你想让孩子做家务,不如直接跟孩子商量,让他选择和决定他愿意怎么样帮你们。另外,与其让别人做你孩子的榜样,不如你自己直接做孩子的榜样,更有利于孩子健康发展。
04
问:现在的小孩都受不得一点挫折,社会和他们想象的又不一样,他们现在在父母这听到的都是好话、暖话,到外边很多人说假话、欺负他,到时候他根本没有能力应付的,现在平时在家就该让他锻炼锻炼,多受点挫折,有时我故意说他哪里哪里做得不好,把儿子的优点都藏在心里,让他提早接受心理考验。尽管我用心良苦地为他好,为什么我和儿子的关系还是走不近?
爸爸妈妈不等同于社会上的陌生人。孩子需要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我们是孩子的底线和靠山。
无论孩子将来受到怎样的磨难和挫折。只要父母的怀抱是温暖的,他就能积攒足够的勇气同命运抗争。相反,他从父母这里得到的是冷漠、指责、挑剔,他就会丧失生活的信心。
最能伤害我们的,往往是我们最爱的人。孩子爱我们,我们对他凶,他会受伤。孩子不爱陌生人,陌生人凶他,不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
父母和社会不是一个概念,孩子对父母的需求和对社会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父母无条件地爱孩子,能给予孩子极大的内心能量,让他无条件地爱自己、认可自己、接纳自己,建立正面积极的自我评价,获得充足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如果父母接纳孩子:“我们相信这不是你的错,你也不是故意这样的,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目前的问题,好吗?”孩子就不会否定自己、压抑自己,并认为积极想办法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要是父母不接纳孩子,站在“社会”一方批评、指责孩子,“人家都这么好,为何你这么差劲?你真会给我找麻烦!”孩子会觉得“我就是一个坏孩子,根本不值得存在,都是我的错。”
强压的行为很可能会让孩子自暴自弃,积压怨恨与愤怒,容易导致他们更加叛逆。将来他们要么感到无能为力,要么感到怀才不遇、愤愤不平。
父母不伤害孩子,社会很难伤害孩子。能够伤害我们的,都是我们最爱的人。我们不爱的人,无法伤害我们。如果孩子能够确认,不管他是什么样子,父母都会无条件地爱他,他会更加自信,敢于探索,敢于独立解决问题。
05
问:我儿子今年刚满5岁,孩子性格胆小、懦弱,他在外边见到小朋友抢他东西,甚至打他,他根本不还手,没什么反应,哪怕那个孩子看起来比他弱小很多。我们家长很焦虑,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有效的措施?
你们家孩子是否一直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在带他?
你们家孩子在玩沙、玩水、拆玩具,摆弄米面豆菜、锅具、纸笔等时,是否被允许自由探索,有没有经常遭到大人的阻止?
你们家孩子在哭泣的时候是否被允许?他们能否自由表达和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要是家中和孩子亲近的人偏内向、不善于表达,孩子也会习得这一点。要是家里有很强悍的人,在孩子遭遇挫折时,直接冲上去替孩子伸张正义,很快问题解决了,孩子会在这种过度保护下,变得胆小、懦弱,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人不许孩子做一些看起来有些“脏、乱”的事情,孩子体会不到探索的快乐,也会越来越不敢探索新事物。
家人要是不喜欢孩子产生负面情绪,如愤怒、伤心、恐惧等。孩子就会压制自己的感受,越来越不信任自己的感受,越来越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
总之,孩子表现懦弱、胆小,大多数是家人的溺爱、保护、约束过渡导致的,孩子既没有自由发展体能的物理空间,也没有自由发展情绪的心理空间。孩子没有安全感与自信心,恐惧外界与他人,不知道怎么解决冲突。希望改善孩子的懦弱性格,要从改善自己的养育方式开始。
06
问:孩子三年级,在学校,老师说他学习不努力,不刻苦,对什么都好像无所谓。我经常跟他讲我和他爸爸奋斗的艰辛过程,他听的前几天好像好了点,过后又忘了。我让他做功课,他总说“老师又没有布置”、“这么多”、“烦死了”。我给他买玩具作为条件刺激他学习,甚至说“再不好好学,就没饭吃”。他说:“不玩就不玩,没啥,”“不吃就不吃,有什么了不起。”孩子看电视很上瘾,一学习就要上厕所、喝水、东张西望、咬手指。很头疼,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一个孩子之所以变成这样,一个简单的原因:他没有被允许参与家庭事务,或者说,父母根本没让他做家务。
您或许只是要求他学习好,其他什么都可以不在乎。这样的养育方式,造成的后果是:缺乏生活的体验和生存的压力,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没有学习的动力;也没有从亲自体验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孩子对自己不自信。
您给孩子讲奋斗的经历,您越说,孩子越自卑,他认为自己哪里比得过您呢。
《给孩子自由》一书中说,儿童的自信在于父母无条件地接纳,放手给他成长、探索、认知的自由,且给他为家里做贡献的机会。只有当他看到对家庭有所贡献时,这赋予了他责任感,从而获得生活和学习的动力。
当一个孩子被父母养成“残废”时,他没有归属感,缺乏自信心,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凡是被家长抱怨“不爱学习”的孩子,大多在家什么责任也不用承担。没有生存和生活的压力,孩子不知道学习还有什么用。
以上是对身边父母特别头疼的6个育儿问题的解答,但愿能帮助您少走哪怕是一点点的弯路。
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同心理需求,才有可能轻松、科学、高效养娃。
育儿路上,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定会天天向上。爱学习的父母们,为了养育内在更和谐的孩子,我们一起加油、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