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到不能被忽视》,这是最近刚读完的一本书。
和这本书的相遇纯属意外,如果是在逛书店的时候看到这样的书名,我八成会直接把它划入畅销鸡汤文学的范畴,不太考虑去翻阅……实际情况则是,因为打算参加一个线下读书分享会,把3月的推荐书单在常用的kindle资源库里逐个儿搜索,结果最先找到了这一本的资源,所以抱着扫读的心态看看,没想到,非常对胃口。
书名走的是鸡血风,然而内容却是干货满满的职场建议。看似有点剑走偏锋的意味,开篇即提出“不要追随自己的激情”的观点,与大受追捧的“Follow your passion, follow your heart”之类的热血口号背道而驰,这多少令人有些意外,甚至可能产生抵触,不过随后作者在解答疑问的过程中,通过大量案例的总结,多次论证了“追随自己的激情,做你爱做的事”可能真的是个糟糕的建议。
作者讲到了一种现象: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似乎容易习惯性期望找到一份既要收入不错,又要提供足够的平台和机会,可以发挥出自己的长处,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的工作。在心中事先形成了美好的愿景和激情,好想有一份工作能够与之相匹配。但是在这样一个寻找的过程中,很多人陷入了迷茫:有一些人冥思苦想什么才是自己最想要的亦或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久久停留在原地踌躇第一步应该迈向何方;有一些人则在做了一个选择以后,不断想要论证这个选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和自己的初衷是否吻合,在看到和自己所想不一致的方面时,就容易产生动摇,在心中默默减分,直至最终选择放弃,但在下一轮选择时,可能再次面临同样的问题。
“人们总是急于开始生活,但这是个悲哀。”
作者将追随激情寻求职业方向的思维称为“激情思维”,然而有吸引力的职业通常有着错综复杂的起源,仅仅寄希望于找到和事先已存在的激情相匹配的工作,往往更容易导致长期的不满和迷茫,让人不切实际地幻想还有“更好的工作”。
作者运用了一个很浅显的经济学原理来论证激情思维的缺陷——稀缺资源的供求关系。职业激情是稀缺的,激情是精通的副产品,而“精通”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份有激情的,让人获得动机的工作,需要满足自主(对生活有掌控力)、胜任(发挥长处)、归属(能与他人建立联系)三项基本心理需求,而这样的需求同样是难以满足的,或者说是不太可能在职业生涯刚开始的阶段能轻易感受到的,因为新的事物往往伴随大量的不可掌控,满足这些心理需求,还需要交给时间,通过大量的资本积累来换取。
这让我联想到了一个适用于供求原理的心理学概念——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追随自己的激情,不停寻找某种与内心真正的激情相匹配的职业,好比直接冲着最顶层的“自我实现”需求而去,然而如果没有技能的养成,资源的积累,一腔热血和保持初心不过是一纸空谈。
当我们沉浸于激情思维时,我们更多的在思考“世界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如果我们进行一个反向思考呢——“自己能给世界带来什么?”这是作者提出的另一种思维的核心问题,亦是全书最打动我的一个概念——工匠思维。
工匠思维是对待职业生涯的一种方式;是以产出为中心的职业观,关注自己给世界(工作)带来的价值。这种思维对于打造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至关重要。
作为一个入行即将满4年的HR,在面试过几百人次,不断的被问到“公司的福利待遇如何”,“公司是否提供充足的培训”,“公司是否有通畅的上升通道”以后,我愈发关注候选人如何应答“你有哪些优势,我们为什么要录用你?”而候选人普遍先想到的答案是诸如“我是一个性格不错的人”,“我是一个随和的人”,也有一部分人提到“我愿意学习”,但在论证学习能力和已有技能方面又比较单薄……
你有热情,你有梦想,但是你如何证明呢?公司要仅仅为“不错的性格”以及“学习意愿”来支付成本和提供机会吗?
面试的过程,让我不断体会到挖掘候选人的价值和潜能的重要性,而在走出面试的房间以后,我开始反思自我价值。我对于公司来说能创造些什么?我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所以在看到“工匠思维”的描述以后,我体会到了一种不谋而合的开心。没人欠我们一份好工作,我们只有依靠自己去努力争取,而且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关于“匠人”、“职人”的故事:比如《编舟记》里一群人用长达十五年的时间编制了一部《大渡海》;比如《寿司之神》里全球最年长的三星大厨终其一生都在研究寿司的终极美味;比如北京城最后一位修钢笔的老爷爷坚持修笔69年……
我们感动于他们的坚持和投入,感慨于匠人的清苦以及匠人精神的流失,随后又转身回到急功近利的现实,继续陷在现状的泥淖,被时间洪流卷住继续无掌控的向前吗?
其实我们可以就在自己的职业里发挥工匠思维,不是只有达到“卓越”和“超凡”的境界才算匠人,当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变得真正出色,开始践行如何改善现状,开始切身积累职场资本,我们每实现一个小目标,都是在成为一个越来越好的匠人。
剥掉那么多漂亮的口号,终究还是看我们能不能沉下心,是否坚持得了。
有人认为,“激情思维”鼓励的是一种不断寻找的态度,勇于试错的精神,放下“不合适”的,寻找“正确”的。其实“工匠思维”同样也是鼓励寻找和试错的,只不过纠偏的方法不在于完全放弃一个工作的全部,而是更关注是否可以自我调整,也许在方法论改进了以后,原先我们觉得并不合适的工作会出现合适的转机。把自己从工作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方法并不是转身逃离,而是开始获取必要的职场资本。
当然,除了具备工匠思维以外,如何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而不是刻板练习)来积累宝贵而稀缺的职场资本,如何避开自主力陷阱,以及如何通过“小赌”去探索适合自己的细分领域,寻找真正的使命,作者在书中都有逐步讲述。
笑到最后的并不一定是开头就多么正确、精彩,而是一路坚持下去,一边实践一边思考及改善,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将自己的优势逐步变成他人难以超越的资本,最终获得自己期许的自主,以及自我使命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