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两天,终于和Dr. Chae谈拢,决定进入他的小组,跟他读博。未来的五年,我就将在这里度过了。从11年到现在,已经接受了接近7年的高等教育,直到最近才发现,在不同的身份下,我在科研和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本科期间,完全是打卡式的学习方式,为了出国,一样一样的去完成:考托福,考GRE,拼绩点,做项目,参加竞赛。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是因为我喜欢才去做的,但是依然由于目标驱动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只不过这种主观能动性并没有让我觉得开心。
读硕士的时候,去了TUM,来到了德国慕尼黑这样一个极具个性的城市。在读硕士的两年中,德语上一点进步也没有,因为我不想学。因为TUM的硕士研究生学制比较特殊,课程和考试是分开注册,所以想去上课就去上课,想去考试就去考试,不想去就不去,这导致到最后我几乎不去上课,快到考试的时候猛的复习一波直接去考试。虽然由于申请博士和毕业的压力,我也去做了不错的RA和实习,但是依然不是我主动要求去做的。最后的硕士毕业论文,也是随随便便找了一个看着顺眼的东西做了。实话实说,这两年的时间我感觉是被我浪费掉了。(不过慕尼黑真的是个很棒的城市,我超级喜欢慕尼黑,未来会单独开一篇文章去写我眼中的德国和慕尼黑。)
18年的元旦,我就在这新年的时刻出发前来美国,开始了在美国读博的生活。然后在ASU这个学校里,发现了我非常感兴趣的项目,生物电池。于是我选择进入这个组体验,开始了两个半月的试用流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并不是这个组的研究的前沿性,也不是导师和同事的性格特征,而是我成为一个博士在读生后,彻底激发了我主观能动性。对很多事情都具有好奇心,开始不断地在思考和规划我未来的研究,遇到有趣的研究时我会主动去记录这个研究的原理和应用前景。应该说,我体验到了做研究的快乐。而这一切,应该就始于我成为博士在读生。身份的变化,让我对做研究产生了不一样的感受。
我现在觉得,我应该直接选择读博士,而不是浪费两年时间在硕士上。当然,在慕尼黑读书的经历也很棒,值得铭记,这只是对我自己的不作为的反感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