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

    七十年代末的时候,村人还居住在沟畔的窑洞里,交通和居住环境方面都是比较凄苦的,例如常年居住窑洞,则使人容易患上风湿类的疾病,道路多羊肠小道,走起来崎岖不平。后来便建筑了现在的小村,房屋全是用胡基和木头建筑而成,外围则是土墙。交通方面,修了宽阔的马路,出入也比以前方便的多了。但这已经是七十年代的事情了,时间恍惚已经过了四十年,沧海桑田,曾经修葺的房屋也已和上了年纪的老人一样暮色苍苍。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土木结构的房屋也早已经在风雨中颓坍和破败,土墙上生起了黑褐色的青苔,记录着岁月的刻蚀。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房屋底下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从这个与世无争的小村子走向外边广阔的世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人说: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 小编精选了其中的30个美丽的地方,快看一看,有你...
    DaDa酱阅读 493评论 1 8
  • 文/赵韶伟 崤函故道上的古镇自东向西罗列,依次为三十公里一大镇,三十里一小镇,而村庄...
    赵韶伟阅读 1,202评论 4 4
  •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的小村卧在阳河东岸。 她像北方所有的村庄一样,贫穷安详。 院落简陋,屋顶是苫着...
    初春的梨园阅读 385评论 0 0
  • 离开小村多年,魂里梦里都是她的影子。记忆中最有情调最喜欢的,还是烟雨蒙蒙的小村。下午闲来没事,天阴下来了,我突发奇...
    彼岸书林阅读 430评论 1 0
  • 生完二宝后2个月我急着重返职场,奈何囊中羞涩无法应付高昂的保姆费用,便把老妈请来应急。才发现岁月不饶人,之...
    周昕若阅读 302评论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