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周煤矿始建于1970年。当时是国家“四五”时期,国家计划中西部地区的省份要大力发展“五小工业”,即:小化肥厂、小钢铁厂、小水泥厂、小机械厂、小煤窑等,中央财政拿出80亿元支持“五小工业”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邯郸地委,邯郸行署决定东部平原县到西部的武安县山区分别建小煤窑。曲周煤矿的位置在武安南新庄村,周边有邱县煤矿,鸡泽煤矿,馆陶煤矿,还有临漳和成安煤矿,广平和魏县煤矿起初打井没成功,后来就泡汤了。
今年80岁的张忠文曾担任曲周煤矿第四任矿长,时在1977年,那年他40岁。张忠文回忆说,煤矿工作艰苦,危险,不好管理,责任大,人们都不愿意去煤矿工作,他的前任矿长就在瓦斯爆炸中遇难。他去煤矿工作之前在县农机局下属的拖拉机站工作。
曲周煤矿产的煤,好烧耐烧没味道,质量较高,很受欢迎。矿上生产的煤分为工业用煤和民居民用煤两种,居民用煤就是筛出煤块剩下的煤面。工业用煤就是块煤,主要供曲周化肥厂、广平化肥厂和魏县化肥厂用,这是县委书记是冯文海、县委副书记韩琛定下的事,因为县里的一、二把手一个老家是广平,一个是魏县。广平和魏县在武安没开成矿,只好用曲周煤矿产的块煤,所以说曲周煤矿供三个县化肥厂用煤。
张忠文说,他在煤矿工作了四年多时间,是历任矿长工作时间最长的。曲周煤矿当时年产量在八、九万吨。居民用煤主要供本县百姓,煤价执行国家计委定的价格,和煤建公司是一样的,一块钱57斤3两。
曾任曲周煤矿二矿矿长的郭长金回忆说,曲周煤矿在后期又接管了部队一个旧矿,称为二矿,原矿称一矿。郭长金由一矿副矿长升为二矿矿长,当时一矿矿长是石贵修。
郭长金见证了曲周煤矿诞生和消亡的全过程。建矿之初他是“计划内”临时工,在一线采煤,因工作出色,任劳任怨,由一线采煤工逐渐提拔为班长、队长、坑口主任、调度长、生产指挥部主任、副矿长、矿长。
当时煤矿一直是县里的先进单位、红旗单位,矿长经常在大会上介绍经验,县领导也常到矿上慰问视察。
到上世纪90年代初,曲周煤矿和全国所有的小煤矿一样开始走下坡路,1995年一矿关闭,1996年二矿也随之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