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何必追求完美
雅卿原本以为赵彦伯会就如此幸福,如果一切就那样结束,雅卿对这个远方朋友的祝福该多么完美,可是,往往事情总在意料之外出现转折。
这一次,赵彦伯真的失恋了。那个心动女孩离开了他,最终投入了别人的怀抱。这个三十多年不曾抽烟的男子,竟然为了她,学会了抽烟。日日的思念,让这个曾经费尽周折想与心爱之人共度人生的男子痛苦万分。成夜成夜的无眠,让他憔悴不堪。他依然没有办法忘记,或者说没有办法这么快就忘记,感情的伤不是说好就马上好的。
痛苦归痛苦,日子还是要过的。
“你还记得我们打的赌吗?”
“是租个女友回家过年的那个吗!”
“是啊!”
“呵呵……”
“现在找到了吗?”
“时间还没有到呢!”
雅卿与赵彦伯的聊天大部分是以斗嘴的形式在进行着,他们的赌约也是在斗嘴的过程中形成的。
“你再挑,就嫁不出去了。”
“要是我嫁出去了呢?”
“我就给你包个大红包。”
“好,那可是你说的。我还得找个起码年薪十万的,气死你!”
“时间以一年为限,要是你没找到,那你过年就跟我回家。”
“那不行,我可不能为了个赌,将自己一生给赔了。”
“只是说跟我回家而已。”
“那不如租个女友回家过年呢!”
“是啊,我就是这样想的。”
“那你的意思是我就是那不拿租金的了。”
“呵呵……”
“等我慢慢找好了!”
赵彦伯说的就是这个赌约。
“看来你是找不到比我好的了。”
“那也不关你的事。”
“其实你也是个聪慧的女子,一定会成为贤内助的。”
雅卿在他面前从不表现谦虚,因为谦虚会被他认为是事实,于是很骄傲地回道“那是当然的,以后谁娶我是谁的福气。”
赵彦伯试探地问雅卿:“那你愿意做我的贤内助吗?”
雅卿想都没想,当即回道:“别人不要你,你就来找我吗?”
她压根儿没有想到这句话的杀伤力有多大,而她也压根儿没有认真地考虑过这个问题。有时候,她是个冲动的红色。
赵彦伯很快回了一句:“以后我再也不会说了。”
“为了结婚而结婚,会不快乐的。”
“可是我年纪大了,必须结婚。”
“我还不想为了结婚而结婚……”
随即,他的头像灰了下去。
二十九岁的雅卿还心存着一个美好的梦,她似乎仍然在等待着什么。
雅卿跟高明说“要是有契约婚姻多好啊!两个人约定,如果有一方找到‘真爱’时,就友好分开。谁也不会对不起谁。”
高明立即高举双手赞成,说:“嗯,这想法不错,我也想呢!”
其实雅卿是不敢的。如果对方找到真爱,她会离开,但也会伤心;如果是她找到真爱,对方伤心,她又会内疚。
她等待的那个Mr Right会不会存在,雅卿却没有一点把握,虽然她曾经告诉自己要“感动”,但是却总是会一再地苛刻门槛,让自己失去“感动”的机会。
她想起很久之前与同学的聊天:
“有人约我周末去公园。”
“那你就去啊!”
“我不想去。”
“你要给别人一个机会啊!”
“没兴趣。”
“你给别人机会,也是给自己机会。”
“他说这样他会慢慢退缩。”
“你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别人当然就退了啊!”
有时候,机会也是转瞬即逝的。有时候排斥着周围的一切,不愿他们走进自己的世界,甚至是害怕他们会改变什么。
雅卿翻到之前祝福赵彦伯后自己的心情日记:
姚白:我很宽容,我不计较一切,是因为我们之间没有发生任何的故事。
如果我难过,仅仅是因为气愤。
赵彦伯:我在装傻。也许我们才是最接近的,可是我的心气儿却如此之高,以至于让自己都会有点“鄙视”自己。
如果我难过,仅仅是因为活该。
看到理性时自己所做的分析,想想现在的赵彦伯其实也许是一个适合过日子的人,而他也会慢慢喜欢上她的,毕竟他对她的印象也还是不错的。她有点后悔没有把握住这个能让自己“嫁出去”的机会了,也许妈妈就不会再为她操心、难过了。
屡屡的回避,让杨雅卿养成了一种“孤寂”的习惯。
其实不是他人不好,雅卿明白这一点,只是她有种作祟的心理:后面的一定会更好!!
她喜欢做心理测试,有一次的测试结果,她觉得特别准确,好像就是为她量身定做的:
事事追求完美的你总是感到自己的生活完全可以更上一层楼,所以可以积极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在努力的过程中却常常忽略了身边已经拥有的幸福,生活里有很多让自己幸福的机会但你却视而不见,总是苛求一些比较奢侈不切实际的东西,虽然现在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当甚至还会觉得追求的过程是一种享受,但是等到已经拥有的幸福被改变,你就会发现最适合自己的已经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