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幸福这件事,罗素在《幸福之路》中认为:1、要尽量避免自我沉溺,2、要积极拓展兴趣,消减自我与世界的对立。
自我沉溺让人丧失幸福感
什么是自我沉溺呢?简单来说就是太过度于专注自我,不断的内省,冥思自己的弱点、愚昧,而这一切都会导致自怜和自恋。同时,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会对外部世界丧失探索的欲望和兴趣,我们只会关注它会不会伤害自己、能不能满足自我,以此衍生出的恐惧和罪恶感更会建造起一座囚禁自我的监狱,让人惶惶不安,痛不欲生。
那又是什么导致我们的自我沉溺的呢?
其实每个人生来对这世界都是有着天然的兴趣的,就像年幼的孩子对这世界充满了无尽的惊喜和探索的欲望,而恰恰是错误的世界观毁掉了我们原本就有的天然兴趣和胃口,自由受限的文明社会又会进一步导致兴致的缺失。但自由受限本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问题出现在一种被普遍接受了的人生哲学上:人生就是竞争,而只有胜利者才能得到尊敬。这种观念使得人们以牺牲感觉和智识为代价去过度培养意志。而正因如此,生活范围变得狭窄逼仄,人心变得偏执狭隘,对人缺少了体谅,对世界丧失了包容,要么意志过度紧张,出现失眠焦虑,最后抑郁封闭自我,要么浮躁不安,通过不断消费升级或过度的消费娱乐刺激自己的感知,最后得到的却是虚无与崩溃。
罗素认为,借助任何形式的麻醉得到的幸福都是虚假的,不能让人满足的幸福,我们必须勇敢地面对真实的自己,而幸福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必定是一种宁静的生活,唯有宁静的气氛才能蕴含真正的幸福,对纷纭广阔的外部世界产生真正的兴趣,将自己的思想和希望聚焦在超越自我的事物上,就能从生活的庸常烦恼中找到几分平静。
那么,兴趣是如何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呢?
第一、一个人的兴趣越多,乐趣便越多,受制于命运的情况就越少
如果我们一直陷在个人的圈子里,很容易对生活生出非分之想:固执于已然失去的人、专注于不可实现的目标,每一件事对你来说都是孤注一掷、破釜沉舟,还哪里有从容与平静可言?而当你有了更多兴趣,你知道你失去的只是一部分,你还有其它可以替代,尽管难过,但你知道自己依然有选择的权利,你的生命不会听凭偶然事件来决定它的全部意义和目的,那份毁灭你幸福感的焦灼一定会被击碎!
第二、对人对物表达出更多的友善,我们将成为爱的载体和幸福的源泉
尽管人生注定孤独,尽管有大批哲人、诗人在鼓吹孤独的可贵之处,我们依然不得不承认,在人与人的友爱中我们更能感受到生命的愉悦和幸福感。所以,从人性中发现乐趣,对人产生兴趣,真诚待人,愿意去创造能让彼此快乐的空间,而不是充满挑剔的敌意,和自我保护式的隔阂,这样才会冲破自我的藩篱,感受到温暖和友爱,所以罗素说:“在影响个人幸福感的所有因素中,也许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轻松自然地喜欢很多人”。
第三、在逼仄压抑的时空里,拥有更多的舒展和更高的生命质量
当“房奴”、“996”、“鸡娃”、“内卷”等一系列现象出现的时候,我们发现在这时代的洪流里无人能够幸免,疲惫的工作、压抑的人际关系、不断的攀比竞争,你知道这荒诞的生命逻辑和错误的价值观而又无力对抗,只能任其摆布,甚至成为推波助澜的一员。
而更多对外部事物的兴趣,更多的“无用之事”,可以让我们找到生活的平衡感。当你对人的生活和宇宙有了更宏大的认知,对于我们所栖身的角落和眼前的困惑便不会那么紧张和在意。当你有了自己真正的兴趣,为自己开辟出一片不受打扰的清净之所,从物的世界神游归来,便会获得从容与平静,哪怕它是短暂的,但却是真实的快乐。更重要的是,自我与世界的对立感消失了,你将从强大的自我炼狱中出走,感觉自己是生命之流的一部分,不再有那种自我与世界的分裂感,更乐于去接受和体验生命的快乐。
第四、当闲暇时心有所属,以此对抗生活的空虚感
我们每个人都是向往闲暇的,然而一场疫情让我们发现了这“闲暇”的真相:当我们可以休假,有了大把时间足不出户追剧、读书、研究美食……做之前想做而又没时间做的事情时,你是否感到充实呢?我们会发现:恰恰是因为工作才让闲暇变得格外美妙,罗素说:“智慧地利用闲暇时文明的最高阶段,目前还没有什么人能达到这个水平,”更多对外部事物的兴趣,更多的“无用之事”,可以让我们找到生活的平衡感,不至于被空虚所裹挟,不至于限入浮躁和恐慌的牢笼,也就更能享受每分每秒的快乐。
世界杂乱无章,悲欢五味杂陈,宇宙如此之浩瀚,生命如此之美妙,自我封闭式的内向孤独并不值得褒赞,只有积极向外探索,才有深深向内自足,幸福的奥妙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