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富贵”这名字是怎么孵出来的?

咳,假装是一篇演讲稿。

现在开始。

孵蛋?我是公鸡好吗


各位亲,你们想知道为啥我会想到狗富贵这个昵称吗?

一开始来源于我的一句玩笑话:“兄弟,苟富贵,勿相忘啊,来,汪一个表示同意”。(原著为无相忘,常写为勿相忘)

起微信昵称的时候,总想找个有趣又有记忆点的名字。

所以我就想啊,让别人记得,就是勿忘我嘛,勿忘我,就是勿相忘嘛,有了勿相忘,苟富贵这三个字就蹦出来了。

接下来还要有趣,那就换个同音字喽,咦,狗富贵不错,听起来朴实又有身份感,好像村长家二儿子,于是我就这样站在了大家面前。

这个思路,就是凿脑洞的过程。

没错,我们今天要聊的,就是如何凿开脑洞。

为了显得乖巧懂事听话,先按照晨读材料的启发说三个练习凿脑洞的方法:


像猫像狗又像啥?


001同一事物联想法

你看,这朵云像个啥?

像个小猫,小狗,小啥啥呢。

在我们小时候,父母常常会问起类似的问题,这就是个凿开脑洞的好方法。

这个事物,可以是张图,可以是首歌,可以动可以静,只要提供一个目标,我们就可以围绕着它任意展开自己的联想。


我和鞋垫很清白


002不同事物联系法

请问,苹果和鞋垫有啥联系?

我保证,提出上面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还完全没有思路。

所以让我们一起来任性地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吧。

哇哦,这个联系太多了,可以是苹果牌的鞋垫,可以是粘上了苹果汁的鞋垫,可以是吃着苹果找鞋垫,甚至可以编出一个小故事来给它们强行联姻。

这个练习方法的要点就是:找两样本来毫不相关的东西,开动脑筋把它们用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联系在一起。

总之,不用在乎想法的荒诞,我们要的是打通大脑的回路。


终于有张严肃的图

003多种事物串联法

多重事物串联,可以通过讲故事练习。

从前,有一个小女孩,她特别喜欢吃苹果。可是,她的家里很穷,常常买不起粮食,苹果对她来说更是奢侈的存在。

她的妈妈很爱她,想在生日的那一天给她买一个又脆又甜的红苹果。

于是,妈妈开始纳鞋垫,拿到集市上去卖,用赚到的钱满足女儿的小心愿。

看,这就是刚才提到的苹果和鞋垫的故事,那么之后发生了什么呢?

我们可以凿着脑洞让它发展下去,也许妈妈卖鞋垫的钱被偷了,也许好心人拿钱买了个苹果,也许小偷还回了钱,还可以是妈妈失落地走回家,发现爸爸竟然买了一个苹果,引出他们对女儿的爱是一样的浓厚……

像这样续写故事,可以有效地锻炼我们的发散思维。

三个方法说完了,脑洞凿得咚咚咚,你有没有蠢蠢欲动呢?

除了发散自己的思维,我们还可以用这些方法引导孩子。一个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宝宝,谁会不想要呢?

快来把我领回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