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思考吗?”
这是日本文化学者、畅销书作家外山滋比古在其经典代表作《思考的整理学》中提出并尝试向我们展示其思考结果的课题。
《思考的整理学》成书于1986年,但三十多年来始终热度不减,“在2018年和2019年依然连续两年获得了日本大学生协年度图书榜单第1名。”(P247)
由此,我们可以认定关于“思考”本身,时至今日还是人类关注的热点课题,至少对今天的中国人而言,学会思考犹如是最后的“救命稻草”一般。把思考问题说得如此重要,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
从个人在阅读本书过程中的体会来说,感觉是恰如其分的,为什么?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缺乏以培育思考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虽然本书是作者在1986年就已经出版的,但书中一开篇就提及的关于学校教育培养滑翔机型人才的问题,时至今日还是依然如此。
所谓滑翔机型人才的教育模式,主要就是指以培养听话、跟从性格以及训练记忆和重复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方法。
正是这样的教育模式,让原本对学习、生活和工作保有巨大探索和思考兴趣的孩子,逐渐湮灭在千人一面的教育机器中,被打造成不敢、不愿、不能独立思考的人类了。
二是缺乏以训练思考为中心的生活习惯。在越来越快的生活、工作节奏中,我们越来越习惯于讲求效率,所以遇到问题总是急于“拿出”解决方案、迅速执行实施,缺乏那种把问题放一放的智慧和勇气。
作者在书中提出,所谓把问题放一放,就是让脑中的灵感进行“沉睡”、得到“发酵”,从成为真正经过思考之后实用管用的方案。
作者还告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说话”,而一旦说就往往就会自己尚未完全成型的思考“早产”或“流产”,导致我们不在愿意去进行更为深度的思考和创作。
三是面临以人工智能为对手的前途挑战。如果是在过去的世代中,缺乏对思考培育的教育和思考训练的生活,其实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就以中国为例,在很长的一段历史中,中国人的人均文化水平都是处在文盲的程度。那个时候,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对于人的思考能力的要求都不是那么高。
但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未来是要以机器和电脑为对手。作者在书中提出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并没有办公室和上班族,因为那时候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
但是随着机器进入生产,不知疲劳、不会抱怨、效率更高的机器抢走了体力劳动者的工作,从而倒逼人类“发明”了办公室和上班族,因为大家认为,机器是不可能抢走上班族的“饭碗”的。
但这个“发明”现在面临了电脑的挑战,其实在作者出版本书时电脑还处于比较“弱小”的时代,如今30多年过去了,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电脑正在全面取代那些滑翔机型人才,能够独立思考、自主飞翔的创造型人才缺呈现匮乏的状态。
那么,如何培育并训练思考能力呢?作者在第一章揭示问题之后,用五章的篇幅向我们介绍了他研究的方法,尽管作者自己并不承认——“这本书没有向读者提供技术或者方法的意图。或者说,我没有打算把这本书写成一本与方法论相关的书。”(P238)
尽管作者自己这样强调,但书中还是介绍了很多关于提升思考能力的技术和方法,比如发酵法、沉睡法、鸡尾酒法、递进笔记法、三上(马上、枕上、厕上)法、三中(忘我中、散步中、洗浴中)等等。
而作者之所以不愿意确认这是“一本与方法论相关的书”,我想重要的一点是,作者并不希望在培育和训练思考力方面,任何人会因为本书而受到框架的束缚和限制。如果这种束缚和限制一旦形成,就将陷入作者在书中一开始就反对的“滑翔机型人才”了。
总之,作者通过这本书是要不遗余力地避免出现“在机器与人类的竞争中,伴随着新机器的出现,具有机械性性格的人类最终会惨遭淘汰”(P234)局面的出现,作者希望每一个人都“要像一个真正的人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具备人类的特性,也就是创造力。”(P236)
作为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要用心体会作者这样一份否认“方法论”的苦心,但同时也不能真的就认为书中没有什么“技术或方法”,而是要通过思考作者在书中介绍的关于提升思考能力的各种方法,将之“吸收”为自己思考的本领。
最后,推荐一下作者的另一本代表作《阅读整理学》,因为在本书提到关于增强思考能力的方法中,作者也是不遗余力地介绍了关于阅读的方法。通过阅读来提升思考能力,确实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孔子也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阅读和思考其实根本上就是关于个人人生成长这件大事的一体两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