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内家拳切忌三害 初练的你是否已经做到

内家拳、是传统拳术与道家内丹理论相结合的武术拳种。在清末民国时期,以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为代表的内家拳派发展到了顶峰。涌现出了诸如李存义、韩幕侠、杨澄浦等一大批的武术名家,其影响延续至今。

随着时代变迁内家拳的技击功能逐渐被弱化,健身效果却凸显出来,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习练内家拳术的队伍中。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仅习练太极拳的人数就达到了3亿人,内家拳术吸引力可见不一般。

内家拳因理论体系复杂,无明师指导难以一窥究竟,故有些人将其视为精华,不可高攀。但也有些人因苦苦追求不得法,将其视为糟粕,归为骗子拳种,究其根本则是练习者无人指路误入歧途,所以今天我们说下初练者应该注意什么。

初学武术,谨当切忌三害,三害不明,练之足以伤身,明者自能得道。三害者:一拙力,二努气,三挺胸拔腹是也。

在外形方面很多练习者在接触内家拳时已经近中年,日积月累,身体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行为模式,所以在练拳时想要发出劲力,往往是一种局部力量(例如手臂力量),我们称之为拙力,如果长久如此便会导致血脉不能流通,筋络不能舒畅,全身发拘,手足亦不能活泼,身为拙气所滞,滞于何处,何处生病。

在心态方面初练者在练习时往往会急于求成、心浮气躁,加之动作不协调、不连贯,导致气息不畅,产生努气长此以往便会产生胸内气满,肺为气所排挤,易生满闷肺炸的疾病。所以内家练习者在初学时动作往往会放慢,以求动作标准,气息与动作协调。

在身形要求方面,我们在生活中为了给人一种更加自信阳光的感觉,往往会挺胸拔腹(例如军姿),但是拳术要求却恰恰相反,因为过多的挺胸拔腹会导致气逆上行,终不能归于丹田,两足似萍草无根。所以我们要求含胸拔背、气沉丹田唯有如此,才会使得下盘更加稳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讲义 前言 写给喜爱太极拳的武术朋友们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今虽门派繁多,实一脉相承。太极拳以它...
    阿德乐阅读 11,139评论 0 12
  • 【陈雄聊太极拳 2】苦练出功夫的诀窍 2018-04-07陈雄和美太极 《和美太极》中国专业太极微刊 陈雄老师聊太...
    阿德乐阅读 11,696评论 1 6
  • 陈式太极拳入门十二说要——冯志强 2016-11-01冯志强太极拳 “练拳须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这是前辈太...
    阿德乐阅读 6,067评论 0 2
  • 缘起 太极拳协会会长立法委员韩振声先生,曾经以「太极拳与道功」这个问题来问我,所以就我个人年轻时学拳的经验提出来与...
    运动健康吧阅读 6,357评论 0 3
  • 群里前几天建议写读书笔记,正好前一段看了萧红的书,但感觉写不出,太沉重的情感,承载不了。不过对作家本人还是有着深深...
    简姝k阅读 1,72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