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推荐下,读到一篇标题是“不爱发朋友圈,也不给朋友点赞,这样的人是不是很无趣?”的文章,前几段读下来感觉和自己挺贴切的:
1、性格略孤僻,喜欢一个人不被打扰的感觉
2、不希望自己引起别人的关注
3、不喜欢朋友圈点赞互动的感觉
4、大部分时候觉得分享下生活挺好的
某一天一个朋友问,为什么发动态你从来不给我点赞。作者给出的理由有:
1、因为确实是不喜欢
2、礼尚往来的味道了,显得有点刻意
之后的展开显得有些弱智:一是作者朋友觉得不点赞的作者不够意思,疏远了他/她——作者觉得可爱;二是作者反省自己,觉得有必要简单互动来联络感情、甚至作为一种放松。
我讨厌朋友圈的理由如下:
前段时间,和新同事谈到朋友圈,她问及为什么我不发动态。“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和真实的朋友在现实中玩呢”这个回答,基本符合了我的观点。一直以来喜欢的一句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我能想象得到的对友情最为动人的描述。古人每逢离别,充满不舍,作文留念、饮酒消愁。社交网络第一宗罪就是的发达把这感情彻底抹灭了。分别的严肃性因为交流成本下降降到最低处:只要你愿意,从幼儿园同学到将来的同事,都能找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社交网络让朋友这种本应稀缺的资源趋近无限化了,是友情、亲情的稀释剂。
二宗罪估计是大家最有共鸣的,一个人的朋友圈等社交网络动态展现的并非这个人,而是他/她自己精选出来的一部分。Steven West 用过一个比喻,说社交网络用户是一个个人展览的“sole curator(独立策展人)。”具体来说,我的朋友圈动态(别人看到的)是我个人策划的关于我这个人的展览。我发什么,都想让大家觉得我是一样怎么样的人。有意识、无意识,都是有目的性的——这是仅第一层。第二层是我作为观众,看到的朋友圈中的朋友(准确来说是朋友的碎片)。通过屏蔽,我选择了我想看到的碎片信息。这个所谓的泡泡问题在脸书上尤为突出,被无数人诟病。上一届总统大选结果叫许多人跌破眼镜,美国人民这才恍悟自己的社交媒体已经烂成糊状了。每个人被困在自己的information bubble(信息泡)内,于是或沾沾自喜或百无聊赖,以为全世界都和自己步调一致。同理,朋友圈的泡泡目前杀伤力可能还不及脸书,不过修炼成精的日子可待,大可不必着急。泡泡问题是第三宗罪。
四,点赞为首的反智的交互模式。刚玩微信的时候我也玩过朋友圈,让我困惑不已的一点是朋友圈的提示系统。我收到的提示不仅有别人给我点赞的时候,还有别人给我点过赞的动态点赞的时候。上了学才知道,原来学的还是脸书:别人对自己的赞和评论同一化,例如,2个赞+1条评论=3个变化。目的单纯,让你点进去——脸书调查员发现,如果清清楚楚写在外面,用户是不会点进去的。微信的交互设计师举一反三,青出于蓝,把我赞过的动态的变化算到我的头下,让在朋友圈有任何互动的人受到无止境的骚扰(朋友圈重合度较高的情况下体验尤为恶劣)。这一点,是我不但不发朋友圈,也避免为别人点赞等活动的最实际的原因。
点赞这个事情,我可以说上3小时:为什么收获赞让人上瘾?为什么社交网络没有设置没有踩一脚等负面评价?点赞如何成为礼节的?这个礼节的傻逼之处在哪里?但没人有空听我说啊,大家忙着编辑下一条要么美好要么中二要么感伤要么荣耀总之都很特别的动态呢。
五,广告。随着时代发展和销售策划人员素质的飞速提升,朋友圈的广告渗入会变本加厉越发捉摸不透(因为他们把你琢磨透了)。不看为上,不看为上。
写到这里,只想继续读我《海边的卡夫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