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的读后感,说实话挺难写的,特别是还放了挺久,以后必须逼自己,改掉拖延症。
先解题,这个集子是什么意思呢?通篇读下来,人生苦短,但也有美好,这个美好或寄托在人上,或寄托在物上,或怀古,或望今。这就是所谓人间有所寄,有看到美好的眼睛,有体会美好的心灵,亦有记录下美好的文笔,这就是各位作家大师们奉献给我们的本散文集的内容。
书中扉页记录了 5 种寄托,摘录如下
- 身着白衣,心有锦缎 —— 有所感悟,寄“心动”
- 星海横流,岁月成碑 —— 有所回忆,寄“往事”
- 飞鸿雪泥,烟雨平生 —— 有所倾心,寄“美好”
- 阅尽人间,落笔是你 —— 有所深情,寄“亲爱”
- 迷途漫漫,终有一归 —— 有所思念,寄“故乡”
这就点题了寄托分为心灵的寄托,物的寄托,往事(怀古)的寄托,人的寄托和故乡的寄托。
捡几篇印象较深的说说吧。
- 陈世旭的《自省录》,把嫉妒,惰性,卖弄,虚荣,忘形几个“魔鬼的影子”形象的摆在读者面前,让人在作者的自省中,也不由对自己进行自省;
- 明前茶的《第一次出差》,将自己第一次出差坐火车的窘境描写的惟妙惟肖,让我不禁联想起当年第一次去上海的情景。而中铺那个“老油条”早已看穿作者的小心思,给作者送上真诚的祝福, 平安潇洒,人生的旅程何尝不是这样呢?
- 李晓君的《未竟之旅》,这篇立意比较新颖,作者把自己代入到苏轼的灵魂中,向我们展现了他理解的苏大学士在写作那些千古名篇时的心境和想法,这个东西是没法考证的,只能说有趣的写法,新颖的阅读体验;
- 董改正的《大宋的雪》,用雪这一自然景观,穿起了整个大宋的政治和文化,让人迷醉于那自然和人文的水乳交融中;
- 张佳玮的《乘风凉》,既是对外婆的怀念,又是对童年时光的一种思念,乘凉,闲聊,非常的接地气;
- 朱成玉的《年轻的四滴眼泪》,篇幅很短,和父亲关于眼泪的对话,衬托出年轻人的肆意妄为的资本和父亲深深的爱;
- 徐海蛟的《万物带来你的消息》,用假设的方式想象多年前父亲没有意外离世,很多事情都会在父亲的荫庇下有更好的结局,典型的回忆性文章,结构新颖;
- 郑世忠的《有条叫童年的小河流过》,全书最后一篇,北京,童年已经久远,物是人非的感觉很是共情。
多读美文,也能让人有更多看到美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