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泉凹紀事(小说)风烟记(9)母亲送我进学堂

    堂兄二哥成婚的前一年的冬天我上学了。母亲把我送文庙大门口,我自己胆怯怯走了进去。

  文庙在村子的后沟,坐北朝南,标准的一座四合院。正屋是大成殿,中间供奉的是孔子的排位,两边还有很多,我不知道是谁。南屋是教室,里外两间,里间是老师的传道授业屋,外间是学生反躬自省的一间大教室。

  我毕恭毕敬走进大教室,来到老师的屋子里,先作揖磕头,再向老师报到,说我来了,老师点头一笑,带着我来到大成殿拜孔,对着孔老夫子排位磕了三个头,又回到教室安排了一个座位,我就成为学生了。

  教室里只有十几名同学,不分年纪年级,统统挤在一间房间里,老师采用因材施教方式教学,分门别类一个个叫进他的屋子里传授。

  我上学的第一天就学《三字经》,学会的第一句经典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学会第一字就是“人”字,知道第一个做人的第一道理就是“善”,送我上学的第一人是我母亲,教会我的第一字和第一做人道理的启蒙老师就是常先生。

  然而,日寇铁蹄践踏,踢碎了我的求学之梦。我只能是上上停停停停上上,一本《三字经》背了好几个冬天。然后开始背《百家姓》、《千字文》和《论语》,背不会常先生就用枣木戒尺板子打手心。

  手心有时被打的火辣辣难受,我常常偷偷跑到村东头小桥下的青石板上去贴手心,以便减轻火辣辣疼痛的感觉。

  在兵荒马乱时期,能把书读下去,能把学上下去,永远感谢的应该是我的母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