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1-许慧清

《不同的材料的物体具有不同的热传导速率》教学设计

1、 课程导入:

教师:“”

 老师用酒精灯给铁棒加热,加热一端,另一端会怎样呢?教师给铁棒标注三个点,三个点热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学生探究讨论,然后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高的地方传递到温度较低的地方,热的这类传递方式叫做热传导。

3、 进一步探究

 教师提问:“你们吃热的东西的时候,被银筷子烫的次数多还是用木筷子被唐的次数多啊?”

 学生回答银筷子更烫。

 教师追问:“这是因为什么呢?”

4、 实验验证二

 老师选择形状相同的一根木棒、一根玻璃棒、一根铁棒、一根铜棒,放入烧杯的热水中,让四个学生上来分别握住四个棒的末端,感受末端温度的变化。

 教师提问:“哪两个棒先热?哪两个棒后热?”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不同的物质它的导热性是不一样的,金属的导热性较好,称为热的良导体;非金属的导热性较差,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5、 应用与拓展

 教师提问:“放在同一张椅子的模板靠背和金属扶手,金属扶手和木板靠背的温度是怎样的呢?”

 学生讨论:学生有回答金属扶手的温度低,木板靠背温度高;有的学生回答温度是一样的。

教师引导学生用本节课的知识来解释这一生活现象。

教师总结:金属扶手和木板靠背的温度是一样的,但是由于金属的导热性比木头的导热性要好,所以我们人体的温度更快的传递到了金属扶手上,所以我们感觉到金属扶手要比木头靠背凉一些,但是它们两个的温度其实是一样的。这种我们在生活里习惯性的认识有时候在科学上是错误的,我们要学习科学的知识改变我们固有的错误观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趣的热传导》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重点以“同一椅子的木板靠背和金属扶手,金属扶手的温度比木板靠背...
    林琪琪7阅读 509评论 0 2
  • 热传导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帮助学习者建立起关于温度、热传导、不同材料的热传导速度差别等的科学概念体系。 二...
    齐丽雪阅读 376评论 0 4
  • 《固体中的热传导》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热的传递实验和热在不同材质的细棒中传递的实验,使学生...
    孙冬雪00阅读 470评论 0 2
  • 《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固体热传导的特点,热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
    王胜男_阅读 337评论 0 0
  • 教学背景分析: 在小学科学的学习中,学生在进入课堂学习情境时,已经具备一些经验基础,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事物、现象有...
    郭雅静2016阅读 64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