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小朋友去了塔尔寺、西宁东关清真大寺、马步芳公馆。
重点了解了塔尔寺的历史。
基本概况
- 位置: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距省会西宁市25公里。
- 地位: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名刹之一,是我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全国和东南亚一带都享有盛名。
- 名称由来:得名于大金瓦寺内的大银塔,因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尔寺。藏语称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
历史沿革
- 起源:1379年,宗喀巴大师母亲香萨阿切在信徒帮助下,以旃檀树和宗喀巴所寄狮子吼佛像为胎藏,砌石建“莲聚塔”,这是塔尔寺最早建筑。1560年,禅师仁钦宗哲坚赞于塔旁建静房,聚僧坐禅。1577年,再建弥勒佛殿一座,塔尔寺初具规模。
- 发展:17世纪,在第四世札什伦布活佛罗桑丹贡领导下大规模扩建,成为格鲁派学习和修行重要中心。此后在明清两代皇家支持下继续发展,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宗教地位日益提高。
- 破坏与修复:尼泊尔入侵(1791-1792)以及英国远征西藏(1903-1904)使塔尔寺遭到严重破坏,后经修复重建重获新生。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建筑特色
- 融合风格:建筑融合了汉宫殿、藏族平顶和伊斯兰建筑的风格,如金瓦寺、经堂等采用汉族建筑形式,有三檐歇山式屋顶等特点;屋顶的藏式飞檐、鞭麻墙等是藏族建筑特色。
- 彩绘装饰:建筑外墙和内部殿堂都装饰有精美的彩绘,图案包括佛教故事、神话传说、抽象花纹等,色彩鲜艳、细腻。
- 多殿式布局:建筑群分布在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呈现出层层叠起的布局,共有9300余间(座),占地面积达45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金瓦殿、大经堂、小金瓦殿等。大金瓦殿是主殿,殿高19米,3层重檐歇山顶,碧色琉璃砖墙,金色屋顶金碧辉煌。
艺术特色
- 酥油花:用酥油塑造出各类佛像、花卉和建筑模型等,色彩斑斓,每年藏历新年时展出,是最受瞩目的艺术品。
- 壁画:大殿墙上的壁画颜色艳丽、细腻生动,采用纯天然矿物颜料绘制,内容涵盖佛教故事、历史传说等,历经百年仍色泽鲜艳。
- 堆绣:使用各种彩色布料堆叠绣制而成,图案多以佛教故事为主题,立体感十足,极富艺术魅力。
宗教活动
- 四大法会:每年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举行四大法会,期间有盛大的佛事活动,还有法王舞、马首金刚舞等宗教舞蹈,还会展献酥油花、堆绣大佛、顶礼佛宝等。
- 燃灯五供节:农历十月下旬举办“燃灯五供节”,纪念宗喀巴圆寂。
去时花费两小时车程,小朋友全程站着,回来时小朋友又全程是站着,全图没有喊一句苦累,小朋友表现真棒。
带领小朋友领略不同的风景,收获不同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