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针对整个班级而言,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一是对普通班和尖子班的成绩评价标准不一样。二是某一次考试的某一科成绩落后。如果评价标准是一样的,从总成绩来看或者从某一科的长期成绩来看,则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
尖子班的绝对实力远超普通班
我是高中老师,教书28年,从未见过普通班成绩超越尖子班的情况。我们学校里班级分为三个层次:励志班、实验班、普通班。进校时的中考录取分档次相差约40分。励志班的最分低也比实验班的最高分要高,实验班的最低分比普通班的的最高分要高。所以,不同层次的班级之间学生成绩有着很大的差距。励志班的总成绩平均分几乎要高实验班100分。实验班与普通班差距不大是因为高二时,学校推广使用平板教学将班级进行了调整。25到30之间是复读班,总体比应届班要差。其他每次考试情况都差不多。
普通班整体成绩超过尖子班的情况
如果是班级整体成绩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
第一、评价尖子班和普通班的标准不一样,也即这个成绩是相对成绩,不是绝对成绩。全市以及学校对班级进行考核时,肯定是按不同的班分层次考核的。不可能拿普通班和尖子班用同一标准来考核。比如这次西南联考,励志班会划定一个达标线是532分,班级总平均分达到532分才合格。实验班达标线是426分,实验班总平均分达到426算合格。这样,励志班就有两个不合格,而实验班中却有5个超过了达标线。我们就会说实验班比励志班考得好。但这个考得好是按相对指标来讲的。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的奖励都是按各自班级的相对标准来计算的。所以,老师们更喜欢带普通班。因为普通班稍微努点力就能超指标。但励志班的指标已经非常高,很努力也难以超额完成,即使超也超得不多。得奖金就要少。不过呢,励志班有名次奖和清华北大奖。另外,带励志班也是一种荣誉。因为带励志班的最低都是市级优秀老师。
第二、如果是讲绝对成绩,那么可能在某一次考试中,其中某一科尖子班的成绩比某些普通班低。这种情况只是偶尔发生,不能是常态。原因在于某一次考试中,某一个学科,普通班的老师讲课时,讲到了几道考试原题。这种运气也是存在的。
普通班个别学生成绩超过尖子班的部分学生
这一种情况就属于正常情况。实际上,进入尖子班的学生最后的十几名,与普通班靠前的十几名入学成绩差别不是很大。且一次中考成绩有很大的偶然性,从实际水平看,可能差不多。
普通班的前几名受老师关注更多,受到奖励也多,因此,信心会越来越大。从而有效促进了这些学生的学习。而在励志班的后几名的学生本来与普通班前几名差别不大,再加上长期处于励志班的末尾,在学习信心上有很大的影响,微一松懈,就可能考得比普通班的前几名差。
从实际情况来看,每个普通班都有成绩超过部分励志班学生成绩的。下面是2018届有5月西南联考中非励志班的前100名,第二列表示班级,最后一列表示名次。每个班级都有进入前100名的,但每个班都只有一、两个学生,并且除了3个人之外,其他人都在50名以后。进入前100名的学生绝大多数仍然还是在励志班。
说一下传说
在传说中,还是出现过许多厉害的老师,他们能把普通班带成尖子班,并且是全国知名的尖子班。当然我没有亲自见过,但我相信是真实的。并且我非常崇拜他们。最著名的是北京22中的孙维刚,是一名数学老师兼班主任。1980年开始,他进行了从初一到高三的六年一循环教学教育改革实验,共进行了三轮半(2002年因病去世)。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他招进来的这些学生,是连当地重点初中都考不上的学生。经过他六年教育后,是什么效果呢?第一轮班,除1人外,高考全部上线;第二轮班,40人中15人考入北大、清华;第三轮班,40人中的22人升入清华、北大。1996—1997年度全国数学联赛中,全班有14人获奖。
故事分析:
第一件事,我们学校重点班有位物理老师,教学技能和水平没得说,顶呱呱,但就是有一点,爱大放厥词。17年我们那一轮高三,他搞了一套物理早读资料出来,要求学生在语文早读的时候背。结果语文老师发现不对劲啊,怎么我的早读全在背物理,一问学生才知道是物理老师的要求,更气人的是,物理老师还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说语文嘛,学不学都一个样,没必要浪费时间,有那精力还不如多做两道物理题。
结果呢,还真有学生信。语文老师又真的斗不过他,毕竟重点班的理科生,大多是倾向于物理的,物理强而语文弱,物理老师的强势反倒更受学生喜欢。那一年高考,这位物理老师所在的班级清华北大人数是重点班最少的,因为有两个学生分数差一点,而他们的语文只有一百零几分。
第二件事,还是重点班,临近高三的时候,学校把这个重点班的班主任换掉了。原因是这位班主任家里突然开店做起了生意,他平时没事就往店里跑,班级反倒去的少了。守班不负责任,班级成绩自然有所波动,再加上自己所任科目成绩也在下滑,学校知道了她做生意的事,就把班主任给拿掉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笔者认为,这道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会得到不同的原因。我们将种种原因结合到一起考虑的话,就会得到真因。倘若我们只从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话,必然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这样的班级成绩不好,应该是从“期望值"上讲的。也就是说,这样的重点班,学生基础是最好的,老师也是选了最优秀的,但考试成绩没预想的好,与其他普通班差距不是很大,甚至出现很大部分学生成绩排名落到普通班学生之后。
接下来,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给大家做简要的分析,如下:
在学生素质上,该班学生虽为“全校水平最高的",但实际差距并不大。
特别在我们普通农村初中,尤其如此。全校学生本来就被多次挑选后剩下的,也没什么特别优秀的,其成绩好坏,决定因素基本不在于基础好坏,更主要在于学生学习的态度上。
笔者原来在一所农村初中任教时,曾经分过一个重点班。由于所招生源总体上较差,该重点班50名学生中,最后一名学生的语数英总分已不足150分,也就是说各科均分还不及格。这些学生能进“重点班",他自己都觉得好笑。
如此“重点班",一旦班主任工作松懈,班风学风不好,在考试时,将近1/3的学生,排名落到50名以后。
当然,造成班级成绩变差,还有一个原因:学生在小升初考试时,成绩存在虚假。如作弊、以及小学时教学方法不同造成的成绩“虚高”等。
在学校管理上,正因为只分了“一个”重点班,才导致了师生在教学上失去对比和竞争。
笔者在乡镇初中干了10多年的教务工作,在学生分班和教师排课上,特别看重师生在教与学上的相互对比和竞争的作用。一方面,在分重点班上,要么不分,若分至少保证2个班以上;教师任课上,至少保证同年级同科有2位以上任课老师,比如:数学老师任两个班的课,尽量安排不同年级。这对于我们小规模农村学校而言,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大竞争意识。
因此,如果如题主所讲,一个学校将最好的学生集中于一个班级,并将最好的老师集中教这一个“重点班",那么,无论在学生的“学”上,还是教师的“教"上,都失去了对比,丧失了竞争,这才是造成全班成绩变差最致命的原因!
在笔者分管教务的时候,仅有一次在年级中分过一个重点班,感觉有一个最大难题是如何公平公正地评价这一个“重点班"老师的教学成绩。评价制度对教学行为有直接影响。
借此,笔者也想请教一下各位,如果一个年级分出一个重点班,怎样评价这个班的教师的教学成绩,才更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呢?
班主任要经常巡堂,看看班级课堂的真实表现。
【1】孩子们哪门学科听课认真,哪门学科听课不认真?
【2】哪些孩子上课不认真?
【3】哪些孩子上课会影响他人学习?
【4】哪门学科老师教学认真,哪门学科老师教学不认真?
再看一下班级总体成绩,找出薄弱学科,并与该学科老师进行交流,得出部分原因。
比如这个班语文、数学成绩都很棒,只是英语成绩差,那么说明英语这块出现了问题,班主任直接与英语老师对接就行了。
【1】与英语老师谈谈学生们的表现;
【2】班主任平时观察英语成绩差的学生课堂表现;
【3】英语老师的教学风格是否合乎本班级的学生呢?
【4】英语老师课堂纪律的维护如何呢?
如果这个班所有学科都落后于第一好的班级,这就不是学科老师的问题了,而是班风、学风出现了问题。
一旦“班风”、“学风”出现了问题,这就说明班主任在管理上出现了问题,需要做好反思工作。
这个班各学科老师之间是否“和谐”?
如果各学科老师之间不和谐,也会给孩子们的成绩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某老师布置作业特别多,这就影响孩子学习其它门学科,而其它学科老师就不愿意了,于是也使劲布置作业,长此以往,受害的还是学生······
班主任不妨利用开班会时,让每个学生写出自己成绩不好的原因。一定要跟学生强调是“不记名”的,要求学生务必说真话,讲真因!
这种方法,或许奏效!但也要谨防有些孩子说假话,从而影响了我们的判断方向。
结束语:
凡事,有果必有因!只要我们能够根据蛛丝马迹“顺藤摸瓜”,追本溯源、据果探因,必定能找到问题的原因与解决办法。你们觉得呢?
所以,老师之间不配合,班主任突发情况不给力,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和管理中,都可能会把一手好牌打烂!当然,师生间的磨合也很重要,再厉害的老师,和学生不合拍,也会被学生抵触,事倍功半。